前几天,朋友圈被一篇名叫《写给后浪》的文章刷屏了。
该文作者余海丰,前泰康资产绩优基金经理。由其管理的泰康投连险创新动力,在2014年2月接手时,规模只有4.3亿元,单位净值1.1622元;今年3月12日离任时,规模增长到110多亿元,单位净值4.8265元,累计收益率315.29%,业绩表现非常抢眼。
在《写给后浪》里,余海丰写了18条人生感悟,内容不仅涵盖投资方面的心得,还包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看待生活,乃至健康、买房等,都是金融圈小伙伴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业绩抢眼的基金经理,把自己投资成功的感悟和盘托出,整篇文章洋溢正能量,堪称现代版投资圈的《菜根谭》或者《小窗幽记》。文章一出,刷遍朋友圈,妥妥的10万+。
这篇文章成为爆款,不仅是因为余海丰写了自己的投资进化之路,而且写出了困扰很多投资人的焦虑感,以及很多“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情。例如,明明知道投资的正道是什么,但却无法在现实中践行之;明明知道健康至上,但还要做很多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事情;明明知道要聚焦于长期正确的事情,但还是陷入短期利益的圆圈中不停地打转。
如同“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在投资的世界里,对投资理论倒背如流的大有人在,但在现实中真正落到实处的人凤毛麟角。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理想只是远方的海市蜃楼,现实操作才是最重要的,能够活下去才是最先考虑的。不是理想不够丰满,只是现实太过骨感。
以公募基金为例,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但是市场千变万化,不可能每个阶段都能契合自己的风格,加上开放式基金天然的流动性,业绩短期落后就会被赎回,基金经理承受的压力会很大。因为不仅要看长期业绩,还要关注短期表现,尽管短期业绩持续向好可以积小胜为大胜,但是很多时候,长期业绩和短期业绩是不可兼得的。当频繁关注短期业绩的时候,长期业绩就会受到挑战。更为要命的是,频繁关注短期业绩也不见得就能够做好。
从投资大咖的成功经验看,不仅需要自身对投资有深刻理解,还需要相对宽容的环境,以及一点点运气。很多功成名就的投资人,在成名之前业绩低估时,受益于宽容的考核环境,没有因为短期业绩不佳被下岗,可以让他们继续坚持自己的正确投资理念。有人刚担任基金经理时,正好契合市场风格,业绩表现非常抢眼,有“坚持做自己”的资本。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成功的投资之道已经被教科书讲得非常透彻。投资的世界里也不分前浪后浪,有的只是每个人在遭遇现实困境后的不同选择。还是罗曼·罗兰说得好,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对前浪后浪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