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钱万隆,你还好吗?上海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已产了一百多年

2022/9/30 14:53:41发布54次查看
酱,是人类利用发酵的又一创造,
数千年间,成就了中国人餐桌上的各式美味。
最早使用“酱油”这一名称
以及用它烹调菜肴的记载,据考证出现在宋代,
又据说因为“珍贵如油”,才被称作“酱油”。
对浓油赤酱情有独钟的上海人
对酱油难免有种偏爱,
“钱万隆”曾经是诸多上海人的心头好。
“钱万隆”酱油问世于1880年。
创始人钱锦南是当时“奉南川”三县的名人,
也是唯一一个头戴红顶子花翎、
身穿黄马夹经商的浦东人。
他依靠一个外号“牛肉老五”的朋友的官场势力,
合伙在洋泾浜南三茅阁桥东开了酱园;
几年后,那一带大兴土木,
酱园搬迁到南市磨坊弄。
第一批酱油生产出来后,
“牛肉老五”趁着给洋人家里和西餐馆供应牛肉,
捎带了一些送去。
他看洋人吃牛排、煎鸡蛋、煮鸡蛋时都蘸细盐,
就想能不能让他们改改吃法。
有个洋人尝了,跷起大拇指用中文夸:
“妙不可言。”
不久,“妙不可言钱万隆”的广告语
传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
“钱万隆”更成为“本帮”酱油的代表,
与浙江海盐的“盐帮”、宁波的“宁帮”
并称沪上酱园业“三大流派”。
据说,“钱万隆”酱油采用纯天然的发酵方式,
酱缸里只有盐水和黄豆,
不添加任何别的东西,
全靠长时间日晒夜露、潜移默化。
酿成一缸酱油,最少1年,多则2年,
有的甚至要3年!
而且从搬料、汰豆、蒸豆、制曲、制酱醅、
晒酱、榨油、炒酱色、配酱色、晒油,
到最后酱油出缸,12道工序全凭经验掌控,
“眼看、心记、手研、鼻嗅、口试”。
再好的师傅,也保证不了次次都酿出好酱油,
因为有捉摸不定的天、风、空气,还有菌。
其特晒酱油色泽红褐,酱香浓郁,
体态醇厚,久贮不变。
百年过去了,
“钱万隆”成了沪上酱园业的三大体系中
硕果仅存的几家老品牌之一。
1993年,它是当时的国家内贸部选中的之一。
此外,“钱万隆”还有两块引以为荣的“金字招牌”,
一块是清朝光绪年间获授的“官酱园” 烙金招牌:
1897年,“钱万隆”酱园
被清政府户部盐漕部院授予“官酱园”;
另一块是“非遗”招牌:
2008年,“钱万隆”酱油酿造技艺
被国家文化部登记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按理说,
拥有含金量如此之高的招牌,
“钱万隆”应该是生意兴隆的,
但几年前,它的古法酿酱油却被质疑
不符现代标准,被迫停产近一年。
浦东质监部门认为,
“钱万隆”酱油的局部生产环境
及生产流程不符合食品生产卫生标准。
除了生产工艺的问题,
执法人员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
企业存在生产记录缺失;
某些原料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无记录;
生产环境差、检验设备过检定有效期等问题。
“钱万隆”一方表示自己是愿意整改的,
但最大的问题是,
他们无法放弃“日晒夜露”的传统技艺,
也无法不使用木、竹器具。
因为放弃这些,
“钱万隆”酱油还称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后来,“钱万隆”酱油总算能够恢复生产了,
传统技艺中的“日晒夜露”生产流程
只要符合安全、卫生规范,仍可继续使用,
木制、竹制器材只要在生产中保持清洁卫生,
也是允许的。
但是如今,感觉“钱万隆”还是没落了,
在一些常用的购物平台都找不到。
2016年12月,“钱万隆”酱油酿造技艺
还在上海55项国家级“非遗”名单上,
除此之外,
我们看不到“钱万隆” 的其他消息。
难道真如传说中说的,技艺面临失传吗?
或者如今的口感已经取悦不了人们?
还是大家接受不了它的“污点”,
对它失去信心了?
“钱万隆” ,你还好吗?
想吃正宗乡土土鸡蛋
不需要再跑农村
儿时的味道!
稻米土鸡蛋产自安徽安庆大别山区,2015年由深圳回乡创业者创立!
自有百亩林地、吃五谷杂粮、纯溜达、0添加、天然纯正!
您分享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种家乡文化!
更多原生态美味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稻米土鸡蛋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