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魔都上海2018“互联网+生活”全解读

2022/10/2 13:45:59发布50次查看
前言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国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是 “稳增长、调结构”行动中的一环。“互联网+”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将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互联网+”也和“创业、创新”紧密相连,形成“大众创”“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这意味着将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创新。
2016年初,上海发布《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聚焦“互联网+”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管理创新,提出21个具体专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速经济转型升级领域的13个专项,分别是“互联网+”研发设计、虚拟生产、协同制造、供应链、智能终端、能源、金融、电子商务、商贸、文化娱乐、现代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众创空间;二是面向广大市民的衣食住行,提升生活品质域的5个专项,分别是“互联网+”交通、健康、教育、旅游、智能家居;三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城市管理能力领域的3个专项,分别是“互联网+”公共安全、城市基础设施、电子政务。
第一章
上海“互联网+生活”指数分析
一、“互联网+生活”指数前50城市分析
2016年与2015年相比,生活指数整体飞速增长,其中细分的医疗健康、交通物流、教育行业的增幅高达397.61%、307.77%、304.88%。各城市生活指数排名变化不大,带头领跑的四大城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排名没有变化,成都在2016年与杭州互换 “位子”终于跻身前五,重庆排名较2015年上升五位,成为继杭州之后排名第六的城市,而东莞排名较2015年上升两位之后,暂居第九,也终于挤进前十。
表1 “互联网+生活”指数前50城市排名
二、“互联网+生活”指数省级发展分析
2016年,广东省以生活指数80.68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国,紧随其后的北京生活指数为34.73,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东部三巨头——浙江、上海、江苏分别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指数分别为26.83、26.15和25.91,指数非常接近;从生活分指数在全国不同层级城市的增速来看,数字经济正由数字一线城市向四五线城市下沉发展;由东南沿海城市向中、西部纵深发展,由此看来,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在大方向上高度一致,这背后折射的,不仅是“互联网+”行动在全国扎实落地,更是在数字化经济的浪潮当中,人们的消费水平与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三、上海“互联网+生活”细分行业在全国的排名情况
十大细分行业选取了互联网化程度最高的第三产业,包含:零售、金融、交通物流、医疗、教育、文化娱乐、餐饮住宿、旅游、商业服务、生活服务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细分行业。
上海在十大细分行业里面,排名都在前五以内。其中位列第五名的交通物流和医疗行业,排名较2015年分别下降三位和一位,其指数分别上升219.1%和388.0%,表现虽优异,但在高速发展的行业里面并不突出,未来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表2 全国十大细分行业排名前十
餐饮住宿方面,上海在餐饮住宿细分领域强势领先,并且较2015年增幅达875.6%。从广义上看,近几年消费升级趋势日趋火热,而“魔都”上海在餐饮住宿方面为满足不同消费者而提供的更加细分的商品、更加精准的服务以及以顾客为导向实行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使得上海这个“魔幻之都”名副其实地坐稳了餐饮住宿行业龙头老大的位子。
图1:全国“餐饮住宿”行业排名前十
典型案例
案例一
上海移动公共服务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
2016年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暨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会议提出,以整合面向市民的各类信息化服务,搭建“市民云”公共服务门户入口为重点,着力推动“医食住行文教旅”相关政府和市场化服务在移动终端的归集。2017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建设面向市民的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要求从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社会保障、社区生活、旅游休闲等方面为上海市民提供公共服务。
1. “一号通行”奠定互联网+公共服务基础
市民云已建立线上+线下实名账号注册体系,依托线上线下优势互补,让注册更便捷安全。
图2:实名认证方式
线上:提供多源化注册认证手段,提供人脸识别,银行认证,手持证照认证等多源注册认证手段。
线下:刷身份证受理服务覆盖221街道社区事务受理网点,eid认证支持在全市193个工行网点的服务终端上实施。
其中,上海市政府社区事务受理事项中明确纳入市民云账号注册服务作为政府指定服务项目在全市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展。
2. 基于一号通行,以“我”为中心的个人数据中心逐步构建
一个市民云账号,贯通了20多项个人数据,让“我”的数据丰富多彩。
图3:“我”的数据
3.依托国家体系指南建设的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初具规模
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指南制定了政府服务在线服务深度和服务融合度标准
在线服务深度标准:
图4:在线服务标准
1) 公共服务广度:
市民云提供政府公共服务106项,包括50项社区o2o服务。
覆盖21个政府部门,政府部门覆盖程度达到41% ;
覆盖221个街道,其中32个街道(占所有街道的14.2%)尝试使用市民云平台方式为居民提供服务,累计开设50个社区预约服务。14.2%的街道尝试云平台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大大节约了信息化建设投入,一个信息化平台建设投入资金按20-50万计算,节约信息化建设资金约1000万—2500万。
2) 在线服务深度
106项目服务全部实现网上查询,其中7项服务已经实现全程网办,7项服务已实现在线预受理 ,52项服务已实现在线预审,40项服务只提供在线查询。
图8:在线服务深度(单位:项)
3) 服务融合程度
17项服务结果已实现数据电子证照方式保存,7项服务以电子证照格式反馈给用户 ,7项服务提供网上支付,全部项服务提供网上查询、处理,全部服务实现统一用户账户。此外,在物流快递方面做的略弱。
图9:服务融合深度(单位:项)
4.市民对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加深感知
共计660万上海市民使用各类政府公共服务,占上海市常住人口的27%(国家统计局2015年统计数据,上海市常住人口2415万)。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使用市民云的公共服务。
图10:公共服务平台受到的欢迎程度top10
市民云数据取自2017年5月1日-5月31日
案例二
上海城市服务 创新政务发展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中要求推动传统公共服务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等数据的汇聚整合,开发各类便民应用,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作为各级政府部门政府服务的统一入口,上海市微信城市服务2015年4月上线至今,服务内容、应用规模等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上海市民对移动政务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显著增强,为上海创新政务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新途径和新渠道。腾讯研究院2017智慧民生分指数显示,上海智慧民生分指数为7.37,位列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5位。
1. 满足用户移动需求的政务服务不断丰富
截止目前,上海微信城市服务平台上共有30项[1]服务,其中生活类服务最为丰富,共有15项,涵盖医疗、生活缴费、旅游、文化生活、公益、气象等;其次是政务办事类服务,包括出入境业务查办、公积金查询、地税服务等9项;其余的6项为交通出行和车辆服务。
图11:上海微信城市服务平台上共有30项服务
2. 重点服务深度触网
在仅有交管服务的基础上,2016年上海微信城市服务平台相继上线了快撤理赔、出入境、公积金查询、挂号平台等重点服务,极大方便了民生。例如,上海有超过120万市民在微信上查询交通违章情况,超过80万在微信上预约挂号,在手机上办理出入境业务的市民也近80万。而这三项服务也是上海市累计用户量最大的前三项服务。这些高频刚需的重点服务的深度触网,不仅节省了办理时间,提高办理效率,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上海市民对政务服务的使用体验。
图12:累计用户量最大的前10项服务(单位:万人)
3. 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2017年5月,上海使用微信城市服务的累计人数已经超过560万,占上海网民数量的31.27%,微信城市服务平台逐渐成为上海市民获取政务民生服务的重要渠道。但相比北京、深圳和广州,上海的用户规模还存在一定距离。服务项目不够丰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是影响用户普及率的主要原因。例如,全国用户量最大的前10大服务之一——社保查询服务,目前还未上线上海的微信城市服务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对用户生活的全面渗透,政务民生服务全面移动化是势在必行。作为四大直辖市中互联网用户数最多的城市,上海市民对更加便捷可靠、低成本高效的公共服务也抱有更高的期待,将催生更多满足用户移动需求的一体化服务向移动平台的延伸和创新。
案例三
共享单车助力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中的领头行业,目前已在上海“遍地开花”,以摩拜为例,摩拜于2016年4月在上海投放单车运营,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截至2017年4月初,摩拜单车在城市运营一年来,总骑行里程达25亿公里,减少碳排放超过54万吨。摩拜通过智能化服务载体确保服务品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助力高效运营,车辆精细化管理协助规范用车。
摩拜单车的车辆配置
图13:摩拜单车的大数据技术
图14:摩拜单车的车辆精细化管理
共享单车不仅为用户提供便捷,同时也在为环境保护默默做出贡献。据统计,31.3%的共享单车用户拥有私家车,也就是说,约三成共享单车用户在有车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使用共享单车出行,可以说,共享单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开车出行的补充。
图15:拥有私家车的共享单车用户与所有共享单车用户的对比
97.3%的共享单车用户表示,未来还会继续使用共享单车。其中,37.5%的用户认为共享单车可以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有更多出行选择,29.6%的用户认为共享单车更加省时省钱,21.6%的用户认为这样的出行方式更加环保,11.3%的用户认为共享单车出行有趣同时可以健身。
图16:继续使用共享单车与继续使用的原因
案例四
共享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逐渐呈现多元化、差异化,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更使得人们对于服务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开始关注用户长尾端的需求,开始布局精细化、定制化的服务。
生活急购平台——邻趣于2014年7月在上海成立。该平台主要通过服务众包模式,把一些人的空闲时间或者技能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图17:邻趣的关键词
对c端,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长尾需求
“有疑难问题,邻趣按下去能及时解决”,这是邻趣目前对于用户端服务的定位。用户可通过邻趣app发布需求,如“买杯咖啡”、“帮忙排队买奶茶”等,平台上会有小邻哥立马接单,帮忙完成跑腿、购买、排队等操作,然后把商品送到用户手上。一般来说,订单平均时间约29分钟。
图18:邻趣的服务场景一-网红买手
图19:邻趣的服务场景二-满足用户长尾需求
对b端,提供创业平台支持
邻趣的服务众包模式,不仅是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邻趣也是个技能分享平台、创业平台。目前,该平台上注册小邻哥超过10万,活跃小邻哥约3万。据悉,大部分小邻哥通过邻趣平台帮忙跑腿、排队,月收入大约5千到6千,而极小部分十分活跃的小邻哥,月收入过万。近期,邻趣为响应创业号召,开始施行代理承包制,扶持一些有创业之心、无创业资金的创业团队。
针对那些有空闲时间、特殊技能与创业之心的个人或团队,邻趣可为其免费提供前后端软件支持、运营支持以及推广建议,个人或团队可以承包邻趣平台上独立的店面,这家店的订单直接派发到这个团队或个人,创业者通过完成订单获取回报。
目前邻趣口碑良好且用户稳定持续增长,邻趣创始团队对目前用户的服务体验以及邻趣的这种新业态、新模式表示非常有信心,并表示将来邻趣会保持不断学习,不断优化,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更高效、更广阔的平台。
第二章
市民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分析
一、app使用习惯分析
说明:数据来源于5月10日-6月11日的《上海市民app使用习惯大调查》活动。
男性更愿意花钱下载app,且喜欢下载多个app使用,而女性app个数较平均。
app个数为10-30个为市场主流,男性的app个数呈两端化,其app下载数量大于等于50的男性占比约两成,同时,男性更愿意花钱下载app;相比之下,女性app个数比较均衡,近八成女性app个数在10-50个之间。
图20:不同性�...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