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上海自贸区新注册企业累计超5万户,成新一轮改革开放领跑者

2022/10/17 12:02:47发布50次查看
经济增速稳定在7%左右,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自贸试验区内新注册企业累计超过5万户,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球第五个航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的城市……
3月8日上午,《2017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发布,《公报》包括十六个部分,内容涵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统计数据。上海市统计局对《公报》作了解读。
上海市统计局认为,这些数据充分展现出,上海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向着高质量发展扬帆前行。
本文图片均来自《2017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济增速稳定在7%左右
《公报》显示,经济增速稳定在7%左右。2017年,上海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9%,保持了较为平稳的经济增速,既展现出经济增长较强的韧性,又反映出经济发展将焦点从增速转移到发展质量上来。上海经济的平稳增长不仅确保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也让宏观决策拥有更多回旋余地,可以更好协调长期的经济转型,为改革创造更大空间。
《公报》显示,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2017年,上海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成为中国首个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反映出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愈发巩固,更加有利于优势资源集聚。从2012年2万亿元跃升至3万亿元,上海只用了五年时间,并且是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长期普遍乏力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上海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5.8%和7.5%,实体经济发挥了重要的核心支撑作用。
工业增加值增长6.4%,为近六年最快增速,工业投资增长5.3%,为近十年来最快增速。而房地产热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指挥棒作用下也显著消减,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7.5%,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针的指引下,通过去产能减少无效低端供给,通过价格机制有效倒逼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从而带动主要行业发展效益持续向好。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超过3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增速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0.9%,同比降低1.0个百分点。在企业效益较快增长的利好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比上年增长9.1%。
随着经济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上海已经构建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
工业方面,以新技术、新产品和智能制造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8%。服务业方面,以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金融业、信息产业等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7.7%和10.9%;电子商务交易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自贸区新注册企业累计超5万户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成为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领跑者。2017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减少到95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上线运行;服务业扩大开放已经有累计2404个项目落地;“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深化,第一批116项改革事项复制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公报》显示,自贸试验区内新注册企业累计超过5万户,2017年实到外资、外贸进出口占全市的比重均超过40%。在以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下,自贸试验区内新兴金融机构数量达到4630个,ft账户达到7.02万个,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累计769家。上海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破除制度性瓶颈,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市场主体创新创造的活力被激发释放。《公报》显示,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35.34万户,比上年增长1.9%。在全市货物出口中,私营企业的货物出口总额增长15.5%,是增长最快的企业类型,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0.7%。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6.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1.5件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资金方面,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78%左右。人才方面,随着两批22条海外人才出入境试点政策,加快吸引、聚集、留住人才,引进海外人才超过11万人。2017年新当选两院院士13人,占全国10.2%。企业方面,年内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47家;全市科技小巨人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共1798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74家。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创新软服务。《公报》显示,2017年全市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493项,年末累计超过1.1万项。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受理13.1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41.5%;专利授权量7.0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29.3%。至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10.04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1.5件,比上年增长17.9%。航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强化城市核心功能发展,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航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的城市。2017年,上海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1.31万亿元和1.18万亿元;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超过1400万亿元,各类金融单位接近1500家,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金融市场交易量位居世界前列;口岸贸易总额占全球的3%以上,跃居世界城市首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超过40%;集装箱吞吐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球第五个航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的城市。上海主动构筑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2017年,上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贸易额占全市比重达到五分之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中方投资额占全市比重为11.6%;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占全市比重达到66.8%。“一带一路”国别馆初具规模,保加利亚、匈牙利等7馆投入运营。上海先后与以色列、俄罗斯、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建立跨国孵化器,搭建跨境项目交流平台。
坚持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增速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7.9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9%,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超过5万人,帮扶引领成功创业1.26万人。社会保障继续完善,全市有超过1500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超过7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年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49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4万户。市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文化生活更加丰富,2017年市民参与文化活动人数近3000万人次;大世界非遗中心、世博会博物馆、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对外开放,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全民健身设施更加完善,全年共新建、改建市民益智健身苑点210个、市民健身步道75条、市民球场65个。市民就医获得感增强,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1+1+1”签约服务,签约居民超过340万;继续推进“新建医疗急救分站”市政府实事项目,建成急救分站156个,平均服务半径达到约3.6公里。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下降3.9%。2017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75.3%,细颗粒物(pm2.5)年日均值3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3%。全年新建绿地1358.5公顷,完成绿道224公里,立体绿化40.9万平方米。至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8平方米。全市6个郊野公园(一期)建成运行,城市公园总数达到243座。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账户累计覆盖400余万户。全社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1%。创新治理成效显著。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2017年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9%和7.2%。以“互联网+信用”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上海发布实施全国首部地方综合性信用法规《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至2017年年末,市信用平台信息事项接近4.6万项,累计对外提供查询3906万次。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