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响购物品牌,从最新的数据分析,到最接地气的一日三餐,都不放过。
5月10日,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澎湃新闻(thepaper)记者9日探营看到,在“上海购物”板块,40家购物品牌集中亮相,上海商圈热力图分外抢眼。通过热力图,南京西路商圈的客户性别、年龄,消费顺序、消费能力等都一目了然,实体商家也可以预测消费者购买行为并促进用户体验提升。
而展区之外,上海新零售布局也渐次落地。从本土服装品牌到一日三餐,新零售将打通居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
上海购物
”板块。 张钰芸 图
商圈热力图为商场聚人气
“要购物,到上海”的招牌在 “上海购物”板块格外显眼。
组委会介绍,该板块融合展现上海国际消费城市购物特色与百年传承的海派购物文化。展馆呈现南京路、淮海路、豫园三大商业地标及数字商务建设成果——智慧商圈。
展品部分集成40家购物品牌,展示老字号传承、创新和发展成就,如:与全球知名品牌同台竞技的老凤祥、畅销全国的行业龙头回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杏花楼、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恒源祥、“上海品质”茂昌眼镜及承载着一代代人记忆的“三转一响”、大白兔、英雄钢笔等。
和传统分散的品牌销售不同,澎湃新闻记者看到,在展馆上方,分布着一张巨大的“商圈热力图”。这是静安区、黄浦区通过大数据分析、线上线下融合等手段,推进智慧商圈建设的手段。
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南京西路商圈的人流热力图。每时每刻,商圈中客流,客户性别、年龄,消费顺序、消费能力等都一目了然。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大数据可以从逛街时长、客单价等多维度,帮助实体商家预测购买行为并促进用户体验,还可以重点分析同类的店铺。
而这个大数据的好处,不仅能让单一商家有的放矢,还能把南京西路以往各自为战的商家串联起来,形成不同业态的关联性营销。
与此同时, 5月9日,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活动在上海举行,会上发布的“2018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显示,2018年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总品牌价值为56578亿元,其中服务业品牌价值总量约占57%,与目前中国服务业在gdp占比约52%基本一致。
这是中国权威机构首次举办公益性的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发布。对于榜单的排名顺序和入围标准,只采用科学的方式,不接受任何来自于官方非官方人员的其它推荐,保证评价结果是科学的、公正的、公开的、公认的,也是与国际接轨的。
新零售一站解决一日三餐
新零售的发展也助力上海购物品牌建设。
20世纪90年代,市场流行各种化纤面料追求服装的垂坠感,学设计出身的叶寿增从大学教师岗位辞职,创立本土服装品牌“之禾”。“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不管时尚怎么变,我还是觉得全棉面料穿得最舒服,而且希望能设计出上班族也能穿的既舒服又好看的衣服。”叶寿增说。
20年后的2018年,之禾在全国除西藏之外的省份都开有分店,其巴黎旗舰店也将在香榭大道启幕。
在其田林路总部,走出地铁站,就能看到其最新开业的新零售体验店,除了正价出售其自主设计的服装,还能在楼上其自营书店看书喝茶,楼下餐厅就餐,甚至不定时有各种艺术展览。叶寿增称,虽然他们的服装均价在3500元以上,但和国际一线品牌相比,仍然是高性价比。此次新店的布局,也是他们增强客户体验度的一次尝试。
在嘉定区,一家名为“苏宁小店”的便利店悄然开张。
澎湃新闻记者看到,这家便利店,虽然格局与一般便利店大同小异,但其从进门处开始,一大半面积都是蔬菜、水果、预包装肉制品等。总经理周小钰介绍,该便利店和传统便利店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生鲜是大头,蔬菜都与上海本地种植基地签约直送。物流方面,在小店购物,距离一公里之内,可以免费派送。
与此同时,小店收银台后方预留一整面墙的空间,可以安装各种食品加工电器。不久的将来,该便利店里蒸、煮、烤的食品,都可以立等可取。周边居民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小店解决。预计到2020年,苏宁小店将在全国范围开出5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