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海将这样做!(附全文和图解)

2023/5/20 12:57:46发布38次查看

《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发布: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全面打响。到2020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以上,打造2个以上平台级新媒体、2家以上国内领先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具体都有哪些内容?来看权威图解↓
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决策部署,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始终围绕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战略目标,着眼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快打造一批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质彰显、内涵价值丰富、感知识别度高的国内国际知名文化品牌,着力构筑上海文化发展新优势,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二)基本原则
———聚焦服务“三个战略”。聚焦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探索城市文化发展新路,为全国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聚焦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协作,联手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助推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服务城市发展战略,把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融入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 “上海购物”品牌,融入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中心,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助推城市面貌改善和市民素养提升。
———用好用足“三个文化”。用好用足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发掘宣传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的光荣历史,大力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建党精神。用好用足海派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用好用足江南文化资源,着力在保护传承、创新转化、拓展提升、普及教育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市民文化归属感。
———始终坚持“三个导向”。始终坚持需求导向,主动对接市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主动适应“网络原住民”的接受习惯,深入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数量缺质量等问题,列出清单、剖析原因、明确对策。始终坚持效果导向,分解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总目标,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文化资源配置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领、协调服务等作用。正确处理国有与民营的关系,支持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发挥骨干作用,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发挥积极作用。正确处理对内与对外的关系,充分依托上海区位优势,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坚决守好“三个底线”。坚决守好政治方向底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定盘星、主心骨、度量衡,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守好内容导向底线,坚持“文化例外”原则,统一导向标准和管理尺度,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坚决守好价值取向底线,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贯穿始终。
(三)发展目标
围绕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瞄准国际标准、坚持国家站位、突出上海特色,全面实施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系列工程,把上海固有资源利用好、优良传统发扬好、文化基因传承好,全力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使上海城市的文化特质更加凸显、精神品格更加鲜明、人文内涵更加厚实、战略优势更加突出,进一步增强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城市特质更加彰显。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全面转化为市民精神气质和文明素养。党的诞生地历史地位、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重镇地位充分彰显。基本建成中华创世神话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教育传播高地。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设施布局更加合理、运营服务更加高效,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百部文艺精品,彰显上海文艺作品源头地位。打造2个以上平台级新媒体、2家以上国内领先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文创产业更加发达。文创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健全,文创产业支柱性产业地位更加凸显,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以上,成为文创产业重镇。
———文化交流更加频繁。重大节展赛事在各自领域的国际排名全面提升。文化“走出去”更加深入,城市文化世界影响持续扩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保持国内领先优势,城市国际形象力争进入国际权威排行第一阵营。
———优秀人才更加集聚。培育集聚500名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重点培养资助1000名优秀文化人才,培训5万名宣传文化人才,使上海成为一流文化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四)重点任务
1.打响红色文化品牌。实施“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理论研究传播品牌建设等两大专项行动,着力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着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上走在全国前列。
(1)打造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全面摸清红色文化资源基本情况,特别是建党过程和党中央在上海领导全国革命的历史遗址遗迹情况。加快建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全面提升系列重大纪念场馆展陈水平,妥善保护修缮重点革命遗址遗迹,打造全面展示建党初心、集中反映建党历程、大力弘扬建党精神的教育基地,切实发挥好教育全党、引导社会、激励人民的重要作用。
(2)打造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加强与国内国际有关方面的沟通联系,全面收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建党过程、建党初期的历史资料,深入发掘提炼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生动素材。设立一批学术项目和研究课题,创办常设性交流平台,深入开展建党历史研究、建党精神研究以及党的创建时期思想理论、组织发展和制度形成研究,着力推出一批高品质学术成果。
(3)打造建党故事传播高地。立足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光辉历程,把建党精神与城市精神结合起来,把红色血脉与城市文脉结合起来,推进各个艺术门类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媒体报道和社会宣传,推动建党历史和建党精神宣传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楼宇、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把建党历史资源与节日庆典、休闲旅游等结合起来,研发推出系列文化产品和服务。
(4)打造思想理论创新高地。紧密依托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和改革发展实践,加快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加快推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打造以国家高端智库为引领、市级新型智库为支撑、其他智库为补充的新型智库体系。充分依托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海外文化中心、世界中国学论坛等,促进中外思想理论交流。
2.打响海派文化品牌。实施城市精神弘扬、人文历史展示、媒体创新发展、文艺高峰攀登、文教结合提升、品牌节展提质、公共文化服务增效、文创产业腾飞等八大专项行动,结合贯彻落实“上海文创50条”,打造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海派文化品牌。
(1)大力弘扬上海城市精神。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中西融汇、多元并存、兼收并蓄、引领风尚的海派文化,使其转化为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精神气质和文明素质。
(2)全面提升人文历史形象。构建形象特征鲜明的标志性建筑群落,建成一批国际水准的地标性建筑设施,使城市地标名片更加闪亮。讲好近现代名人故事,弘扬当代名人事迹,打响上海名人品牌。全面梳理上海著名历史事件,提升上海人文历史品牌形象。
(3)精心培育新型主流媒体。做大做强传统主流媒体。主动把握互联网发展机遇,深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努力打造平台级新型主流媒体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加快推进对外宣传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创新开展对外宣传。支持社会新媒体以导向正确为前提发展壮大。
(4)着力打造海派文艺高峰。精心实施五年百部精品创作工程等,彰显上海作为文艺作品源头的突出地位。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实施重大现实题材“一团一精品”,打造一批国内顶尖文艺院团。深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改革,打造一批品牌出版社和品牌出版项目。
(5)做大做强文教结合平台。优化部校共建机制、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文艺活动与教育实践对接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等,推动文教事业由“结合”走向“融合”,以文促教、以教促文,培育更多受欢迎、辐射广的融合发展项目,助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6)有效扩大节展国际影响。重点将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等打造成为位居国际同类节展活动前列的重大节展品牌。提升全国性重要节展社会影响力,办好各区特色品牌文化活动。
(7)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善运营服务机制,优化四级配送体系。利用“互联网+”拓展服务范围、延伸服务渠道、创新服务业态、优化服务方式。总结市民文化节举办经验,推广政府、市场和社会良性互动、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8)加快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培育集聚一批全国和世界级的文创产业领军企业和集团,着力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国际创意设计高地、网络文化创作传播高地、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构建出版产业新格局,完善文化装备产业链布局。
3.打响江南文化品牌。重点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江南文化研究发掘展示等两大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全国文物大市的综合优势,以江南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引导人们从正确认知历史中走向未来,从延续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1)加强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聚焦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蕴含的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精神追求的价值理念,组织开展多艺术品种创作、多学术门类研究、多产品系列开发、多媒体渠道宣传,传承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为中华文化培根固源,为中华民族塑魂铸魂,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2)加强江南文化的学术研究。集聚全市乃至全国的研究力量,加快推进江南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深入研究阐释江南文化的产生源头、演变脉络、要素体系、鲜明特质和江南文化蕴涵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以及江南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等,着力打造江南文化研究高地,为传承弘扬江南文化提供有力学术支撑。
(3)加强江南特色历史风貌保护。加强对具有江南特色、凸显城市特质的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重点加大石库门里弄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特别是江南水乡特色小镇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改造、利用,加强对工业文化遗存、抗战历史遗存、名人故居等的分级分类管理保护。
(4)加强江南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好重要古建筑、重点文物,建设好遗址保护场馆。充分运用新技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水平。协调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平台,振兴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品牌。加强对古籍的保护、整理、出版和研究。以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为前提,开展创造性转化利用,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
二、专项行动
(一)“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专项行动
1.发掘保护建党历史资源。筹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将其建设成为红色文化地标。制定《上海市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条例》,对现存40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分类梳理,明确保护要求和保护范围。加强中共二大会�...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