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年3月,美团网约车在上海开城,声势浩大。
曾在君安从业多年的投资人冯先生手中持有滴滴股份,听说美团即将上市的消息,便和几个朋友想凑起来买点美团。为了防止风险,他发扬当年在君安深入调研的精神,身体力行去开网约车,总计57天,时间跨度大约3个多月。
体验结束后,他在微信群向朋友们分享结论:在上海网约车行业的竞争中,美团已经失败,滴滴行业地位目前牢不可破,他放弃了美团的港股认够。
以下为冯先生的调研笔记:
01
美团进入上海后的几个月里,我断断续续一共开了五十七天网约车,每天四小时,滴滴一天,美团一天。为了能得出最准确的结论,我每笔客户都问情况作记录,收入支出都笔笔记。
最后统计来看,在不算成本的情况下,我做滴滴司机一个月赚了不到六千元,美团初期一月折合收入八千多,现在也就五千出头。
网约车这个商业模式,除去平台,分乘客和司机两端。行业的争夺更多集中在供给端,即运力不够。所以这次上海网约车的补贴大战更多是围绕司机端展开。
美团用8%抽成从司机端入手是合理举措,对于司机来说很诱人,除此之外,前1万名注册的司机前3个月零抽成。但就我的观察来看,真正享受福利的司机并不多,司机真正的大头收入来源是补贴,而不是节约的提成。
美团在补贴高的时候司机收入确实高于滴滴。但如今补贴力度已经下滑,在订单量小的情况下收入便不如滴滴了。从我记录的数据来看,四月份美团补贴达到了车费的80%,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分别降为60%、40%、20%,现在维持在20%,补贴下滑的速度太惊人了。
滴滴的补贴比较稳定,小有浮动,但不多,优点在于有成长机制,随着司机星级打分的上升,提成也在上升。前两天滴滴还在发短信提醒我:因为你的服务好、车况好,评分达到85分,将您的提成再提高12%。
因为没有做到最高分,所以不太清楚滴滴最优秀的司机提成多少。但从这点上来看,滴滴是一家真正倡导为服务付费的平台,它可以凝聚一群优秀的司机,也可以鼓励司机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另外,美团补贴的流程和明细也让我感到困惑。
美团会有很多克扣补贴的情况。比如美团给司机的签单量很大,如果不能完成就会扣补贴。司机不全勤,也会被没收补贴。补贴在司机的收入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如此的克扣调价手段,对司机影响很大。
而且,平台每一笔给司机的补贴的发放和处罚都没有明确列出,每单自己记录的钱和最后到账金额都对不上。滴滴就不一样,平台会一直不停提醒你的奖惩情况,而且奖励都是实时到账的。
很少有司机会专门记账,一方面是忙,一方面是懒,直接选择相信平台。但认真记账之后发现,记录收入和到账收入出入有点大,这种感觉太糟糕了。
02
美团在司机端管理系统上的问题也延展到了乘客端,通过这57天和乘客的交谈,能很直观的体验出滴滴的用户质量明显高于美团。这导致美团司机更容易和乘客发生矛盾。
我当美团司机的时候,被投诉了两次。
第一次是东北大姐,晚上喝醉了,上车就骂,出手要打人,然后东北大姐还报警,美团表示司机和客户动手,采取文字警告司机的处罚。
第二次是两男在后座拥抱、亲吻。我感到不适因此提醒他们停止这些行为,后遭乘客举报。美团的处理结果是扣司机车费加罚款性扣款。
这给我的感觉是,当乘客投诉时美团过分倾斜于乘客,乘客说什么就是什么,司机没有通畅的申诉渠道。
在这些事情上,滴滴的处理就更加合理,而且给了司机端更多的信任和权衡。滴滴在扣罚前客服会先致电司机问清楚,再进行处理。滴滴积累的数据也能派上用场,历史信用不好的乘客,其给出的评价也会降低权重。滴滴或许也有司机不满处罚,但比例肯定要低很多,至少我没有遇到。
另外,我认为美团乘客质量不高,原因在于很多美团用户并不是真正的打车用户,他们就是冲着优惠券来的,没券就不来了。而用优惠券吸引来的多半是低度乘客并且代表着虚高的需求。
这导致在美团减少补贴的一段时间内,乘客的数量快速减少,作为司机,我有很多时间浪费在了路上。滴滴则好很多,接完一单后马上有新单。马太效应下,司机收入差距会拉大,而企业总不可能一直补贴。
我们投资人明白美团目前的境地。但是为了上市冲现金流,也是要讲方式方法的,不应该一味对司机实施挤压政策。当然,外卖的骑手和商家可能被挤压的更惨,还在冲量的网约车行业还算好了。
03
我整理了五十七天的接单记录及乘客沟通情况,对美团的印象是:补贴、订单量双降,奖惩规则不明,司机收入降低,乘客素质不高,司乘矛盾频繁,平台处理不公。当然,这也和美团刚进入网约车行业有关,很多制度还有待完善。
结合最近的一些报道,我得出结论:在上海网约车行业的竞争中美团已经失败,滴滴的行业地位目前牢不可破。
所以我不会参与美团的港股认购,在之前,我一度认为美团会有我看不清楚的隐形壁垒,但在体验了美团网约车的运营模式后,我发现这就是一家靠资本堆积起来的公司。它没有核心竞争力价值,崩塌起来也是一夜之间。
核心问题其实还是在文化层面。我和同行沟通后认为,企业文化上滴滴更加多元化(受到优步影响,但也不完全学优步),强调产品调性、体验和精细化运营,美团就是补贴文化。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美团的补贴文化弊端在于吸引的都是低支付能力低素质的用户群,不论是在网约车还是酒旅、餐饮。
当然,美团现在的业务铺得比较开。除了外卖、餐饮外,其业务还包含了酒店、旅游、票务、短租、闪购等方面,最近又在推广的网约车业务,业务层次很丰富。所以美团在港上市时估值肯定会有很大的争吵。
但我的意见是,参考小米的情况,美团能守得住上一轮的估值就不错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要去了解基本面很困难,不妨关注我们提供给你的火箭研报小程序,帮助你提高对上市公司的精选和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