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揭底上海楼市骗局

2023/10/27 23:08:37发布26次查看
骗术和商业的历史一样悠久。
一)售后包租
我见过第一套卖24000/m的房子,是山东路广东路的“世福汇”。
200001邮编,上海最好的位置。品质也不错。
作为老上海人,为黄浦付点溢价。本身也是心甘情愿。
但是,世福汇还是太贵了。
24000/m这个单价,你要横过来看。当时2001年,黄浦众鑫城卖7400/m。
复兴佳苑6000
黄浦新苑5300
汇龙5500,永业5800
御景园前排全景6800,后排高层4500
中山公园圣约翰9000,中山公寓6000
名都新城3500
黄浦众鑫城已经是全上海巅峰的房子了,满足理想豪宅的一切需求。
可以说,全上海没有任何一套房子,有资格卖到10000以上。
而中福城卖24000.
你再仔细看一下,旁边一行小字。
“kfs包租十年,承诺6.5%的回报”。
这里面的全部手法,说穿了就是一条:“售后包租”。
对于某些智商欠税的老阿姨,贵妇流来说,数学太难了,她们算不清楚。
为此,哥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案例分析——世福汇》(2003/6/19)[1]
“售后包租”这种事,兴起于广东。最初是东莞一些卖铺的老板,喊出了12%的包租。
后来有人指出,你包租一年。相当于房价打88%折。
难道这个天价铺,88折后就便宜了么。
“世福汇”的例子,和广东类似。只不过他包租“十年”。牵涉到复利算法。有一点复杂。
在链接原文中有精算法。答案是50%左右:24000*50%=12000,还是不便宜。
中福这个老板,人称“白面包”。
他本来在浙江做生意,亏得损手烂脚,欠下银行4500万。(2000年物价)
浙江银行找上门来,他二手一摊。
“你现在废了我,你一分钱也拿不到”。
“倒不如你再借我4500w,我们去上海做生意。一起赚上海人的钱”。
那银行也真奇特,居然又借了他4500w。
后来,他到了上海。造了一个传奇:
青年汇[2]
二)亚太盛汇
中福城“售后包租”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个再初级不过的把戏。
但是更复杂一点,你又能分得清么。
地铁二号线,浦东科技馆站,楼下有一个“亚太盛汇”。
当年2002开盘,18000/平米。
kfs提供了四种金融方案。四选一;
无风险型:客户买铺,自主经营一年,一年后若不满意,原款退还。尝试型:客户租铺,一年后若满意,可原价买下。若不满意,交租8%。固定回报型:客户买铺,售后包租,包四年7%。递进回报型:客户买铺,售后包租,包四年,依次是3%,7%,10%,11%。
应该说,kfs想得十分周到,把各户的“多种需求”都考虑到了。
可是,你仔细想一想。在设在“超贵铺”的前提假设下,这四大方案都是坑。
每一种都是坑,都是贵买。
后来的事情发展,也是和预料一样的。
浦东以荒芜著称,尤其科技馆站。开张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面几乎渺无人烟。
只有最外层几圈铺稍微有一点点生意。谁买谁死。
在整个2001~2002年,浙江桐乡小商品城。“一车一车”地拉上海老太去买包租商铺。
结果都是蟹货。
三)上海庙街
2003年,有四个温州人。把人民路蓬莱阁1~4层裙楼买了下来。
四层商场,大约2000平米。花了2000万。
然后,他们把这个商场切割出售。切成15~25平米的一间间铺中铺。切碎了卖。
一楼40000/m二楼18000三楼10000四楼8000
再返6%的包租二年。合计返了12%。
这样零零碎碎加权平均,他们一共拿了4000w走。净赚一倍。
商场的下场,当然毫无疑问是死铺。
200个业主的分散产权,死得不能再死。[3]
连物业都组织不起来。到最后连整个商场的水电都停了。
其中最惨的,是买一楼的业主。
因为40000*25,他们是投了100w元进去的。
而在2001年的一百万元买房子,如果买好的标的,现在至少变成了2000~3000w上海房产。
于是那群家伙拉了条幅,跑到区里和市里去闹。
区信访办的领导吸了支烟,慢悠悠地说:“别的我就不提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全世界包租的行规,都是二年么”。
因为中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合同的起诉时间是二年。
你觉得受骗了,被坑了,你就一定要赶在二年之内上诉。
而温州人“包租”二年,故意过了诉讼期。这是一个蓄意的挖坑师呀。
随着这一系列的上坊,投诉,上海市政府终于在2004年规定,禁止铺中铺切割。单个商铺产证,面积不得小于55平米。
四)仁恒系
仁恒的房子烂,极烂,超级烂。
在上流社会,仁恒就是一个笑料。
因为“地段,面积,品质”永远是三位一体的。
对于marketing来说,有钱人是从头到脚的有钱。
有钱人不仅仅住的地段比你好,面积也一定比你大,品质档次也一定比你高。
“换房”这种事,每上一个档次。总价不是+20%
而是120% * 120% * 120%,总价翻倍。
但是,仁恒系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世茂滨江的188平米户型,仅仅是二房。而且是最小的二房。
而在仁恒滨江,188户型是四房!
世茂滨江讲究“大”。一切都要大。阳台要大,观景要大,大堂要大。最后甚至把所有户型做成一律超西。如门板一样对着黄浦江。
而仁恒滨江讲究“小”。门厅也小,卧室也小,最不能忍受的连层高都矮。一股浓浓的屌丝味。它甚至靠缩小面积来维系高单价。
仁恒的特点,是它以“中产阶级的品质,卖出上流社会的单价”。
怎么卖?
我们回首往事,最不能理解的就是2001~2002年“仁恒滨江花园”的海量成交。
当年,仁恒滨江有3000套房子。他在上海的售价,从来就没有低于20000元/平米。根本卖不动。
从2002年开始,市面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仁恒买家”。他们大多是台湾人。一进门中介店,指名道姓就要“买仁恒”。坐下来和中介侃,眼眶红红的“仁恒好啊,我是仁恒粉啊。就要指定的户型啊………”
于是,飞快地,整个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陆家嘴中介,全部都知道了“仁恒受欢迎”。
随后,就是仁恒疯抢的消息。
的确是有一批买家,哭着跪着求着,加价了几十万,恳请你出让手中仁恒的房子。而且业主呢,偏偏还不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仁恒的“二手房”价格也一路上扬。从最初的20000不到还能打折,飞快22000-25000-30000。
到了2003年底,几乎所有的地产杂志“仁恒滨江园”都是三万报价了。
而且你不能说它没成交。它的确是有成交的。
市场上,的确是有几十套成交。有价有市,的确是有人一路在买,一路在买进。把仁恒价格不停拉高的。
这一套“拳法”打下来的结果,仁恒粉丝疯了。
市面上,中介店里,密室账房里,无数双眼睛红了眼。
大家都在讨论:“仁恒就是好啊”。“买来180,昨天200,今天据说220都有人成交”“买了仁恒,产证没出就赚几十万”。“买房就买仁恒,盯准了仁恒买”。“快去抢啊!”
故事的结尾,是在2003年的冬天,那股“买气”突然消失了。
跪着的,捧着现金,舔着脸非要加价买仁恒的台湾人,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剩下的,只有你30000元/m买进的高价杠铃。
2004年,上海楼市大涨,仁恒滨江依然30000/m
2005年,上海楼市大涨,仁恒滨江依然30000/m
2006年,上海楼市大涨,仁恒滨江依然30000/m
2007年,上海楼市大涨,仁恒滨江依然30000/m
2008年,上海楼市大涨,仁恒滨江依然30000/m
这股买家,一口气套了五年。说好的热火朝天,一言不合就玩失踪。
到了2009年,仁恒系的又一件大事,rhhbc仁恒河滨城开盘了。
各位,联洋仁恒开盘时,售价是比陆家嘴仁恒滨江贵的!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眼眶红红的台湾人,突然又出现了。在联洋的中介店,二手房市场,充斥着大量“求购粉”。
“我就是喜欢仁恒呀”
“仁恒就是涨得快”
“加价50w,麻烦一定帮我抢到那个户型”。
2009年大宁只卖28000,瑞虹只卖30000元的年代。
仁恒河滨城一口气33000—40000—50000
大量的粉丝,在五万的价位建仓。最惨的几个,甚至是七万成本。
rhhbc仁恒河滨城的下场,也是灾难性的。
09年至今,普通的住宅涨幅都在400%左右。
仁恒河滨城从当年的4~5w,一直到今天的8~9w,连一倍涨幅都没有。
总体来说,“仁恒系”的任何楼盘,在二手市场表现都极差。
该流派以杀粉为主。
2016.12月,凯德(商业)地产所有的应付停付。全国上下几百个工地,连农民工的工资、贷款,都停付。要钱,一分钱也没有。
五)新外滩花苑
如果说市场上有穿西装的骗子;
那么还有穿“的确良”的骗子。
在虹口高阳路,有一个“新外滩花苑”。
品质是一塌糊涂,离动迁户回迁小区,也就一步之遥。属于吃咖啡和吃大蒜的后者。
kfs本来好好地卖,开盘7000,卖到了2004年时二手房大约14000/m。
就在那一年,不知道kfs哪根筋搭错,突然发了疯。
就在那一年,《理财周刊》突然刊出了一篇“新外滩花苑”的报道。说有一个台湾人,看中了新外滩花园的无敌江景。
台湾人愿意出40000/元的单价,捧了一千万的现金。流着眼泪,守在中介店,买不到被伤心了不肯走。
接下来又有二三家小型媒体起哄。说新外滩花苑“价值发现”,现在已经涨到了40000元/m以上。凸显皇者品质。
对于一个始建于2001年的屌丝小区,这个价格已经快赶上当时的第一豪宅“华府天地”了。
我们本以为kfs的疯病到头了。台湾人也该回去了。
没想到,过了二个月。突然又收到媒体报导。
“台湾客重返新外滩花苑,持重金一房难求”
它说呢,那个台湾人实在太喜欢新外滩花苑。痛定思痛,他觉得他没有买到的原因,是上次出价不够高。
所以他回台湾拿钱,这次来上海的出价呢,是70000元/平米。
紧接着,一堆“霉体”起哄,跟进,拍手。闹剧般地说:“新外滩花苑房价飙至7w”。
“上海顶级豪宅列表,必有一席”
“见证虹口传奇升值潜力”
“新外滩花园王霸之气”
水军接连起哄,坐实这就是一个七万盘了(2004年价)
朋友啊,打拳要打全套。人家仁恒,好歹还有几十套“真实成交”。老老实实去房产交易中心交税,把数据做实。(尽管那时候税率不高)
而你呢,你搞一个“听说-据说-传闻-可能”,传说中的“我朋友,我同事,我亲戚”台湾人愿意出70000元/平米购买。而且还没有成交。
然后所有的媒体“通稿”一起开始吹:新外滩花苑七万啦,新外滩花苑涨到7w啦。
朋友,“千门”也是要脸的好不好。别给祖师爷丢脸。
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这件“低成本营销”的事是谁做的。不知道是kfs,还是持有n套新外滩的大业主。
也不知道整件事的真正目的,是圈傻子“七万便宜你”打折出货,还是骗银行的贷款。
反正凸显主流媒体的无底线。
如果没有“业界良心”的水库论坛,或许后人查阅文牍,就真的以为2004年虹口江景房已经卖7w了。[4]
难保又整出“暴跌80%”“十三年不涨”之类的研究报告出来。
六)结语
骗局无所不在。通往财务的路程,布满荆棘。
哪怕我们知道整体大涨。可是细节之处,还是有不少地雷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