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各类生鲜电商应运而生,是否会让传统菜场没有了生意?面对商业形态全面触网的白热化竞争,上海的百年老字号“三角地菜场”选择主动转型,以微信作为平台,通过微信第三方服务商微盟提供的软件搭建了“三角地微菜场”公众号,开创了“互联网+菜场”的新模式”。这则新闻近日在上海引发热议,老字号菜场拥抱互联网,用微信卖菜能否成功逆袭?
百年老字号菜场触网
据解放日报报道,作为上海建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室内菜市场,三角地菜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8,也是目前上海菜场行业最大的直营品牌,连锁菜场达23家,覆盖上海虹口区60%的菜场,服务居民超过50万人。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个老字号菜市场品牌成了标准化菜市场的先行者。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网络购物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要,三角地菜场开始谋求创新转型,从去年8月开始,三角地微菜场正式上线。这是建立在微信公众号上的微商城,包括净菜、平价菜、进口食品、南北货、地方特色食品等大类,市民网上购买后第二天就可从多种渠道拿到新鲜时蔬。
三角地微菜场的负责人表示,创建微菜场的初衷,一是为了便于上班比较忙的白领人群,二是为了方便那些离菜场较远的人群,解决他们买菜难的问题,把传统菜场里贩卖的新鲜、安全的生鲜蔬菜、切配净菜及时配送到他们家里。三角地菜场希望通过这种“互联网+菜场”的新模式,把微菜场将成为标准化菜场的一种补充和补位。
目前,上海虹口区的市民在“三角地微菜场”上购菜,只需提前一天在手机上预订,第二天就能送货上门或自提,整个流程都可以用一部手机搞定。三角地微菜场主营一两元的平价菜和切配好的净菜,只要买满50元就可以送货上门。但是考虑到配送成本和50元额度的限制,居民也可以选择将食材送至附近的自提站点进行自提。三角地微菜场已经联系多家服务站和机构,在虹口区设置了多家自提站点,以配合居民的自提需求。
技术助力实体菜场转型
据了解,“三角地微菜场”公众号主要依靠国内微信第三方开发服务商微盟软件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由传统菜场向移动端菜场的转型。微盟方面负责人表示:微盟为三角地菜场提供了一整套线上购物的相关技术支持,三角地微菜场的经营已经转入线上操作,实现了与移动端零售的融合。在实现站点自提功能方面,三角地主要借助了微盟lbs定位系统,居民可以看到每个自提点与自己的距离,选择距离自己较近的自提点收货。
“智慧微菜场”是指以网订、店取等形态,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有别于传统菜市场的新型售菜模式,不仅可以保障新鲜蔬菜的供给,又可及时补充到位,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需求。与动辄几十万开发成本的app不同,构建于微信上的智慧菜场对传统实体菜场来说更易于快速搭建。
上海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过去中老年人喜欢到菜市场挑挑拣拣,现在则更希望家门口就近有物美价廉菜;而朝九晚六的白领工作日都没时间赶在关门前冲进菜市场。借助微盟软件的技术支持,三角地菜场打破了传统菜场经营的模式,实现了居民购菜网络化,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三角地微菜场在大力推广智慧菜场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市民的好评。
有了软件工具,三角地微菜场在运营上也开始发力。为了吸引更多市民的关注,给微菜场运营打好群众基础,去年8月借着微菜场改版的契机推出了满购送鸡蛋的活动,7万只鸡蛋引发了微信后台粉丝的“人山人海”。今年2月底,三角地微菜场又推出平价菜,一元、二元、三元的平价菜,很市民受欢迎,每天的订单非常火爆,目前已达50个品种。
智慧菜场给实体菜场补位
从马路菜场入室,到室内菜场启动标准化改造试点,再到标准化菜场基本实现全覆盖……上海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小菜场建设“三级跳”,并呈现“互联网+菜篮子”复合型流通新格局。目前,上海的智慧微菜场已经突破了1000家,如何让传统标准化菜场和智慧微菜场形成有益互补?三角地微菜场的运营思路给了大家很好的启发。触网后的三角地菜场,实现了从选择、购买、付款、送货的流程网络化,让这部分市民购菜不再需要踏入菜场,实现了“智慧菜场”和传统菜场的融合。
微盟联合创始人兼软件事业部总裁方桐舒表示,微盟要以更智慧的商业模式和软件技术帮助企业拥抱移动互联网,接入新互联网时代的经营方式。微盟将通过微盟在微信第三方开发上的技术优势帮助传统实体菜场转型,就是以更先进的技术服务于民,市民可通过微信随时随地订购生鲜食材,不用出社区,就能在家门口体验“互联网+菜篮子”带来的便利。
据悉,微盟已经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并与上海邮政、上海慈善基金会等达成合作,通过智慧邮政和智慧公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将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更加方便与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