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指出,要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共同打造长三角更优营商环境。在座谈之前,长三角三省一市领导考察了多家企业,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一站,该公司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情况是三省一市领导尤为关心的。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下一步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立足上海,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并服务于长江经济带。”6月2日,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thepaper)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长三角三省一市70%以上的货物出口是走上海口岸。从长三角建设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要求出发,也从长三角巨大的企业需求出发,去年开始,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始已经目光向外,致力于服务于长三角,打造“上海服务”品牌。
对接22个部门,货物进出口时间只需0.5小时
上海亿通公司是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具体实施单位,自2014年依托上海电子口岸启动建设以来,目前,3.0版本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经走向深化。
6月2日,记者来到亿通公司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的办公楼,一楼演示厅内有一面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面可以实时监控上海口岸业务情况以及全球船舶坐标位置。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上海自贸区时就曾站在这块显示屏前参观。
6月1日,亿通公司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吕锋也是在这里,向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领导们汇报了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最新进展情况。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据介绍,走向深化的3.0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目前包含货物进出口、运输工具、资质许可等10个功能版块,对接了海关、海事、边检、税务、外汇等22个部门,已服务27万家企业,真正做到了“一个平台、一次提交、结果反馈、数据共享”。
在此之前,以船舶进出港为例,从手工填制海关、边检等4套系统的1113项数据,到专人将出口岸许可证送达至船长,一般需要耗时2天。利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数据全部电子化之后,只需要不到2个小时便可将电子出口岸许可证发送到船上,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路。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而货物进出口方面,在没有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时,逐条录入各类单证再分别提交不同部门需要耗时近24小时。数据电子化后,不但可以实现相同数据自动导入,每月减少重复录入2000万项,还大大减少了录入出错率。
立足上海,推动长三角口岸环境优化
吕锋对澎湃新闻(thepaper)记者表示,下一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区域化、国际化和智慧化。
所谓区域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立足上海,依托上海电子口岸正在进行的“建设国际海港通、国际空港通和国际自贸通”建设,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成“上海服务”品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并服务于长江经济带。
“去年已经有114家企业在除了上海口岸以外的34个口岸(绝大部分位于长三角)通过上海的单一窗口,进行了7930批次的货物申报,可以说上海的服务已经推广到了整个长三角和长江流域。” 吕锋说。
吕锋还透露,公司目前也正与上海机场集团合作,共建“国际空港通”,旨在打造整个长三角航空货运信息一体化平台。“昨天在汇报之后,李强书记也提出,希望加强和完善整个单一窗口向空港体系的建设。”吕锋兴奋地表示。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第二个发展方向是国际化。“国际户的目标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希望能够和‘一带一路’沿线口岸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将上海打造为国际贸易的一个枢纽节点。” 吕锋说,“还比如全球海运物流的可视化以及原产地证的电子化都是下一步的探索方向。”
全球船舶实时坐标位置显示
智慧化方向,吕锋介绍,希望将整个上海口岸变成一个智慧口岸。“近期我们做的一个应用就是在机场的检验检疫环节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深度学习提升机场快件的查获率。此前,浦东机场每个月要对100万件快件全部进行查验,在使用人工智能辅助监管之后,只需要查8640件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查获率,工作效率从6‰提升到了50%。”
据吕锋介绍,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还将为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设专区,为与会参展企业提供展前备案、展品通关、展中监管、展后核销等服务,达到实时监控、多维分析、全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