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正式公布,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外白渡桥、阜丰面粉厂、福新第三面粉厂、上海杨树浦水厂、上海东区污水处理厂6处上榜。它们凭借着“全国首座”、“亚洲首家”等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独特历史地位,在全球产业迁演中闻名遐迩。
详情请戳链接:外白渡桥、杨树浦水厂……这些熟悉的上海地标,都有了“新身份”
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尚且遗存的工业厂区、工业建筑类型丰富。根据2015年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扩区的普查数据,上海现有工业遗产建筑300多处。
尽管这些老工厂、遗址均面临或已经改组、搬迁,其设备、产品也不断在淘汰更新,但它们作为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见证,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
今天,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保护、传承、发展,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它们全新的时代意义,挖掘它们独特的建筑魅力?
建构独立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
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分开来
倘若时光倒流50年,
上海一座座带着历史斑驳印记的
厂房、旧屋、老码头,
恐怕还回响着隆隆的机器声,
穿梭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而今,这些转型改造后的老工业遗址,却凭借古老的建筑风格和时尚的艺术魅力,成了青年人必去的旅游新地标。
上海莫干山路m50
八号桥艺术空间
1933老场坊
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
不过,大多数上海工业遗产并没有这份幸运能够被注入新的生命力。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教授王林等,在去年刊载于《上海城市规划》杂志上的文章《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与体系构建》中指出,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仍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保护的覆盖面和规模较小。目前保护的工业遗产仍主要为零散分布在滨河、滨江及中心城区的工业厂房建筑,大量的优秀工业遗产、工业街坊、工业区仍未得到保护和妥善的再利用。
二是保护的对象过于局限。目前仅限于关注工业遗产建筑和建筑群的保护与再利用,而与工业遗产息息相关的工业区空间肌理、工业景观等历史环境和整体格局易被忽视,脱离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三是保护价值的单一性。工业遗产的保护往往只保护其物质遗产所带来的建筑使用价值、空间可利用价值,而忽略了对于工业遗产相当重要的非物质历史文化价值。
此外,就目前情况来看,上海已经具备了由“文物、优秀历史建筑—风貌保护道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共同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善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然而,针对工业遗产的独立保护体系尚未形成。
专家认为,工业遗产保护真正的挑战,恰恰在于缺乏独立的保护体系。
“
工业遗产所具有的时代意义、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是独特的,其所具有的工业风貌、历史背景、生活形态、科技影响力等都不同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工业遗产保护应该依托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形成独立的、特有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并不断加以实践研究,指导工业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八号桥一座老厂房建筑内部。上观资料图片
工业遗产究竟该保护什么?
从英雄金笔厂说开去
2016年9月,上海英雄金笔厂搬离了驻扎近70年的祁连山路127号老厂房,把土地腾给建设中的桃浦科技智慧城。原本用作英雄钢笔展示厅的一幢最有特色的苏式历史风貌保护建筑,也成了科技感与历史感交融的桃浦科技智慧城展示新馆。
桃浦科技智慧城规划效果图
新的地块发展中,怎样才能留住老的时代记忆,工业遗存又怎样在发展中实现保护?
记者了解到,英雄金笔厂是中国首个“国”字号、至今依旧在发展的轻工企业,代表着我国自来水笔制造这一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其工业遗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与此同时,英雄金笔厂也是上海少有的记载着历史全部信息并保存完整的工业街区。目前来看,英雄金笔厂遗存仍是集中成片的,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也是完整的。其内部建筑从1954年苏联式建筑风格的10栋主要厂房,到随生产扩大后续新建的建筑,完整记录了随时代演进不同历史时期的轻工业厂房的典型特点,是现代轻工业的样板。
专家认为,从保护的意义上说,英雄金笔厂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存在的价值。如果充分利用金笔厂及其周边风貌街坊的形式、规模、完整性,将其定为保护的核心,一定程度上还能成为桃浦地区历史风貌与传统价值挖掘的重要基础条件。此外,园区内现存的许多参天古树和大量的植被,也同厂区历史建筑契合,形成独有的景致。英雄金笔厂从文化资本、建筑风貌、空间肌理,到景观特色、集体记忆,呈现出完整的可供保护的内容体系。
以英雄金笔厂为典型,可以大致总结出上海现存的工业遗产内包含的3类保护内容。
一是文化资本:企业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业绩、集体记忆;
二是工业历史建筑:建筑历史、建筑功能、建筑风格、建筑特征、建筑完整性;
三是工业风貌街坊:空间肌理、景观肌理等。
专家进一步指出,上海未来的工业街坊和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有必要往以下两个方向走:
一是物质遗产层面,从单体建筑的保护到工业风貌街坊的整体保护,包括空间、格局、建构筑物、交通、景观、环境等整体要素;
二是从物质遗产层面拓展到非物质遗产层面,不仅要保护工业遗产的物质要素,更要重视工业遗产具有特殊意义和代表性的非物质遗产内容,包括历史、人文、工业技术、生产方式、工艺流程、产业贡献、相关荣誉、企业发展历程、品牌文化等综合要素。
重点关注工业区整体保护
整合完备的工业特色生态
去年,上海宝钢工业遗产的改造项目提上日程,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即将着手建设。
以“宝钢”为代表的钢铁工业曾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城市功能的变化,这些工业生产基地渐渐成为了工业遗存的载体。如何用艺术介入的方式去整合和激活宝钢的整体生态?
宝钢工厂内部景象。宝山区供图
记者了解到,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将作为上海美院的新校区,打造成为“面向22世纪的美术学院”。新校区将拥有一个没有墙院的校园,社区、街区和校区融为一体,可以说,美术学院在艺术城,艺术城就是美术学院。
在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开始着手建设之际,上海美术学院以公共艺术国际系列活动的形式开展了“宝钢工业遗存转型与更新”的驻地创作项目。通过中外策展人、艺术家和上海美院师生的共同创作,追求借助艺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实现宝钢工业遗存的文化整体转型。
专家指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有利于促进工业区的整体转型升级,有利于保护和利用工业资源,也有利于传承城市历史记忆、丰富人文内涵。也将对城市发展带来文化与经济的价值,对完善城市风貌保护体系以及深入城市有机更新起到重要的推动与创新促进作用。
此外,目前学界和业内还没有形成工业风貌道路的概念,而杨树浦水厂北侧的杨树浦路、吴淞工业区中宝钢不锈钢地区的不锈钢大道和型钢南路,以及英雄金笔厂厂区内的主要道路等,都是经典的工业风貌道路,道路两侧不仅具有工业风貌的特色建筑,还有独特的工业景观,都应该予以保护;黄浦江、苏州河作为工业风貌景观廊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工业风貌片区,吴淞工业园区等大型工业区也应该整体保护和发展。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