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需要气量,要求大同存小异。水至清则无鱼。如果鱼都没有了还要鱼塘干什么;关于成功:今天比昨天好一点点,今天比昨天努力一点点,就是成功;于团队:不需要人人是“英雄”,而是把一帮有缺点的人团结在一起;关于幸福: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是最大的幸福。
作为上海今昌纸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瞿建林一贯言行低调,做事坚决。这种表面的从容,正映衬出他内心的坚定。他比同业者拥有更平和淡定的心态和更睿智独特的见解。他冷静、内敛,有着上海人典型的务实和精打细算的作风。
十年光景,让上海今昌取得了不少同行认可的业绩和名誉。站在十年这个门槛上,瞿建林又再谋划着更远的未来。“企业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瞿建林说,虽然未能如愿实现自己“50岁退休”的诺言,但是他依旧希望在55岁时能够由台前走到幕后。因为瞿建林知道,人在某一个阶段不可能得到他全部想要的,必须有所选择和放下。
其实,无论是上海今昌的转型,还是“掌门人”瞿建林的抉择,演绎的都是一个由投机转向理性投资的求真务实的实践过程。
顺势而为,是为智者
瞿建林将回顾自己的创业史戏称为“炒冷饭”,因为讲的次数太多了。在他看来,那根本就是一段再平凡不过的经历罢了。
“其实我当时也没有想清楚该怎样做。”瞿建林说,起初他在机械厂里打工,只是为了“挣口饭吃”。后来,入伍当兵。在离开五年之后,家乡的巨大变化让瞿建林毅然决然回归故里。“我从1988年开始进入这一行,做过很多事。”对当时的瞿建林而言,既然生存的空间要靠自己去寻找,那就要勇敢尝试,走一条更能实现自我的路。
老子谓:顺势而为,是为智者。2000年,在经历了不少的失败后,瞿建林再次投入,开始了上海今昌的创业之路。未曾想到,这一次的“顺势而为”,带给了瞿建林此后人生的别样十年。
从38岁几近不惑之年时创办上海今昌,瞿建林学做老板的过程也是上海今昌的成长过程,贯穿其中的是他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和追求。这十年对于瞿建林来说并不是顺风顺水的十年,其中也充满了失落、彷徨和不甘。而这些历练让他的心态纯熟通透,能以更成熟的职业化心态去面对一切,而不会迷失自己。
在谈到上海今昌如今的市场表现时,瞿建林务实地说:“我们的基数比较小,所以只能用技术领先去抢占市场,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不贪大、不贪多,只求专、精、强;走专业化道路,坚持创新路线,这是瞿建林对上海今昌的市场定位。不难看出,上海今昌的每一步都极为踏实,正如瞿建林做人一般。“只有塑造自己的品牌,努力成为市场的领先者,才是惟一的生存之道,否则企业永远做不大。”这样的理念在瞿建林的头脑里越发地清晰。“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一个是机电一体化,另外就是我们要把每一台设备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如今的纸箱市场早已不是蓝海。‘一定要帮助客户去赢’是我们的方向。所以,我们在产品开发之初,就提前预估客户使用后的盈利能力。”为了保持这样的优势,瞿建林和他的团队不断学习,“我们绝对不抄袭,‘抄’永远不会有自己的东西。”瞿建林坚定地说。
2010年,对于上海今昌和瞿建林来说都是难忘的一年,在迎来建厂十周年的同时,前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欧美市场也开始回升。瞿建林之所以舍近求远地选择欧美市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想把我们中国这么好的设备卖得那么廉价”。中国瓦楞机械设备的竞争早已白热化,不参与价格战,很有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甚至可能丧失某些市场,面对这样的压力,瞿建林依然沉静而执着地说:“不”。“我们要对自己、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我一直这样认为,东西做好了,价格合理不怕卖不掉。”而专业化、精品化、中高档无疑已经成了上海今昌要做的正确的事中,瞿建林最重要、最执着、最坚守的战略定位和底线。
有容德大,无欲心宽
回首十年,让瞿建林感到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这十年,我们创建了一个自己的品牌,懂得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去包容别人,怎么样给员工一个愿景。”瞿建林也总是在问自己“为什么要做?”琢磨了十年,期间虽有不同的答案,但现如今,得到的答案却是如此简单:“为什么要做,因为自己有能力去做。有能力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幸福。”
“原来面对外界的不公,我也曾愤愤不平过。但是,现在一切都看开了。”瞿建林淡然一笑,脱离了以往的纷纷扰扰,一切自然都豁然开朗。“清者自清。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瞿建林认为,“当你用一个职业化的心态去面对工作时,你会发现总能找到一些办法去克服困难,而不会迷失掉自己。”
“虽然外界一直在传我和吴新华(上海今昌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瞿建林的合作伙伴)分家,但我们还是没有分家。”瞿建林笑称这是最令他感到自豪的事。瞿建林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固然事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活得真诚,活得实在。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如果能够互相信任,这才是真精彩,真成功。“一定要看到别人光亮的地方。”正是基于这种道德上的认同和信任,瞿建林和吴新华这对搭档也就配合得更默契、更从容。
“除此之外,通过外部的帮助和内部的努力,上海今昌每年都有良性增长;研发能力也保持一定的领先。去年我们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我们还有一个很好的团队。这些都令我感到自豪。”说到这里,瞿建林喜悦、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
一直以来,都是由瞿建林主管上海今昌的销售。瞿建林有着与很多人不同的“客户观”,“我会告诉我们的客户,我是一个典型的商人,也是一个讲诚信的能够帮助你成长的商人。所以,我与客户是‘先做生意再交朋友’。”瞿建林说这与他的性格有关。不够圆滑、不够世故、不愿奉承的性格的确让一些“客户”流失,但瞿建林并不遗憾,或者说也从不愿意放弃原则地去妥协,因为他更愿意同与他性情相投的人合作、交朋友。“我们的合作对象是有潜力的企业,跟我们有共同语言的伙伴,那样我们可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我并不追求销售量达到多少,更看重的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令瞿建林感到高兴的是,这样的择友,反而让他的“回头客”更多。
“君子贤而能容黑,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谈到管理时,瞿建林说:“我对管理的认识是基于自己的性格。不要人人都是英雄,而是把很多有缺点的人团结在一起就很厉害,我们强调的是团队的力量。”真诚对人,言而有信——是瞿建林一直信奉的人生信条。
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够为员工着想,把员工照顾好。当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时,自然也会为企业出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的力量和效果将是无人能敌。只有对企业认可、热爱到一定程度,才会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这也正是瞿建林一直追求的企业凝聚力。
退后一步,海阔天空
“幸运的是,这十年一直在高速发展的上海今昌也给了我一个更宽广的舞台。”当问及上海今昌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瞿建林说:“人是最重要的,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培养核心竞争力。在瞿建林看来,上海今昌要培养的是:“不断下决心、下本钱去开发产品。我们一定要引领和引导市场,让我们的用户跟着我们的想法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在更前面。”
十年疾速奔跑,瞿建林不断地挑战自我,同时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放得下”。瞿建林自诩自己是个“更适合做助手”的人,“一件事给我,我会很仔细地去做好。我不是强势的主导型的人,所以,我不能做‘老大’。”正是由于瞿建林这样“自谦”的性格,让上海今昌的发展更能集合“团队”的优势。瞿建林笃信——“退一步海阔天空”,“并不是24小时不断操心,好的工作结果就会来,有时候退一下,反而可能会看到更好的效果。”
越是如此,瞿建林退居幕后的愿望越迫切。“我给自己定下目标,55岁时一定要放下。现在我都没有爱好了,喜欢的鱼竿早就尘封数年了,所以一定要放下,退出‘一线’。”为了实现这个“诺言”,瞿建林现在的目标是培养人,不断打破自己的思维局限。“我认为另一个需要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培养年轻人,建立良性健康的团队。”瞿建林坦言希望自己成为“局外人”,给年轻人舞台。他认为这是一种转换,一种突破,更是企业生命延续的规律。
后记
五十知天命。一直努力勤勉的瞿建林已无须再向这个世界证明什么。在新的平台上,他开始享受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与从容——“如今的梦想是真正的放下。”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过于在乎得失,刻意追求成功,反而追不到。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迈步远行,就必须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那粒“沙子”。
对于瞿建林而言,“放下”不是放弃,而是要以更淡泊的心态去看待事物;而是为了舍弃不必要的牵挂与累赘,轻装上阵,走向更远的未来。
拿起是一种勇气,放下是一种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