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主动申请中止审核,上海硅产业董秘对外表示,为了让投资者更好了解重组后的整体运营情况,增加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后续将补充披露一期定期报告。
8月14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审核系统显示,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上海硅产业”)中止科创板上市申请。
而此次主动申请中止审核,上海硅产业董秘对外表示,为了让投资者更好了解重组后的整体运营情况,增加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后续将补充披露一期定期报告,根据科创板上市审核规则要求,发行人及保荐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核。
但实际上,硅产业此前曾历经三轮问询,此次中止审核,也引发了市场对其再次“登陆”科创板的担忧。对此,《科创板日报》记者致电采访,内部人士表示,公司后续将及时披露截至9月30日的三季报相关信息,待硅产业补充提交三季报财务数据后,将恢复ipo审核。
并购重组完成产业规模
据招股书显示,上海硅产业成立于2015年12月,是目前科创板已受理企业中“最年轻”的企业,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荐商为海通证券。
作为一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硅产业的“科创含量”也是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据硅产业介绍,公司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企业之一,是中国大陆率先实现 300mm 半导体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
实际上,这背后则归功于上海硅产业成立后一系列的资本运作。自2015 年 11 月硅产业成立,公司便开始了一系列并购。2015年—2016年公司相继完成了对上海新昇、新傲科技、okmetic、soitec 实施收购或投资,此后实现对上海新昇和okmetic的控股,在三家公司相继收入囊中后,子公司便组成了硅产业集团的半导体硅片产品线。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硅产业提交科创板申请之前,公司的经营范围只是硅材料和集成电路的行业咨询等投资类业务。天眼查显示,2019年3月29日,公司进行了经营范围的变更,经营范围多出了硅材料和集成电路技术服务、研制和销售。对此,有市场人士称,硅产业近期做出的一系列举动也许只是为了科创板上市有意为之,不过,该说法未能获得公司层面的证实。
但收购三家公司并未对公司的盈利带来实质性提高。2016-2018年及2019年1-3月,硅产业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7亿元、6.94亿元、10.1亿元和2.7亿元,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81.32万元、-9941.45万元、-1.03亿元和-2039.36万元,三年多时间里累计亏损金额高达3.14亿元。
盈利承压的背后是公司产品产销的下滑,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3月,硅产业300mm半导体硅片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3.57%、82.7%和64.13%,产销率分别为88.64%、95.72%和59.5%,均出现了较大波动。
此外,其产品质量也引发担忧。2018年和2019年1-3月,硅产业的300mm半导体硅片因质量问题被退货。硅产业表示,两次退货金额分别为51.28万元、40.3万元,主要退货原因包括半导体硅片电阻率、颗粒度检测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上海硅产业未来实际收入和业绩情况受较多客观因素影响,国产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市场销售水平有不及预期的风险。此外,市场推广效果对新产品销售影响较大,未来或存在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西南证券分析师陈杭认为。
已经历三轮问询
对于此次中止科创板审核,硅产业董秘李炜表示,公司在今年3月取得上海新傲科技控制权,为了让投资者更好了解重组后的整体运营情况,增加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后续将补充披露一期定期报告。“考虑到回复时限,我们当前申请中止审核。”
值得注意的是,硅产业在此次按下中止键前,已经历经三次问询。据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审核系统显示,硅产业第一次被问询主要是集中于关于发行人股权结构、董监高等基本情况、发行人核心技术、发行人业务以及治理与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等六大项主要问题,51项细节问题。
对于无实控人问题,上交所问及,公司是否在表决上始终保持一致,是否建立了相关协商和分歧解决机制,并要求结合最近 2 年发行人日常经营、重大事项的决策情况,说明实际控制人是否发生变化,实际控制人认定是否保持一致等。
对于核心技术,公司的产品技术指标情况及公司的相关技术是否达到国内领先、国际领先或先进受到关注。
对于具体的业务经营细节,公司的半导体硅片目前所处阶段、产能及产量情况、在手订单、收入确认产能利用率、产销率存在波动的原因,产销量下滑趋势原因等都被问及。
而在第三次问询中,上交所的问询则主要聚焦6项问题,主要包括关于美国外延工厂、新傲科技与soitec、收购soitec股权、新傲科技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收入和应收账款核查方面。
发行人客户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相关交易定价是否公允等,新傲科技与soitec的交易中,修订相关协议的背景及原因,相关交易的毛利和毛利为负的依据等都受到了上交所的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