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曾经火爆一时的上海市场,这里藏着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商机

2019/10/3 18:02:46发布120次查看
在上海生活,超过40年,我发现魔都一个好玩的细节。
上海人的圈子中,常有来自彭浦新村的朋友。
十多天前,一次聚谈。先到者彼此一打听,有5个曾在彭浦新村居住过,其中有竞技高手,有资深公务员,有上海老克勒……
迟到者,在大学工作,研究莎士比亚文学。坐下来一报家门,他的父亲,曾住在彭浦新村!
1
上海人很容易对彭浦新村,表示认同。
一方面,这里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存在已超过60年。等于说,上海解放70年,彭浦新村的历史七中有六。
另一方面,彭浦新村的人,质朴、热情,容易交朋友,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这里,身上透着一种市井里的人情味道。
这么多年来,彭浦新村先属宝山,后归闸北。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人喜欢自嘲:上只角的看不起,棚户区的邪欢喜。
几年前,闸北和静安两区合并,上海人就流传着一段毛脚女婿和丈母娘之间的对话——
丈母娘:房子侬有乏?
毛脚:我有的,90多平方。
丈母娘:在啥地方?
毛脚:静安区,上班不远。
丈母娘:哦哟,蛮好蛮好。个么在静安寺,还是南京西路?
毛脚:彭浦新村。
丈母娘:……
这段内容,当然有一些上海人会笑。从一些上海人的心理意义而言,“静安区彭浦新村”这样的描述,还是有一点别扭。
家住静安寺的朋友,会说自己住在“老静安”,以此拉开和火车站和市北工业园的区别。
而彭浦新区的朋友,心态就更复杂了。一方面,他们确实承认,静安区的抬头,似乎让彭浦新村好听了不少。另一方面,他们又真心觉得,彭浦新村现在也很好啊,名气响有什么用?关键要实惠!
我听得出彭浦朋友的意思。
很多的空间,需要时间去腾挪。
很多的求同,都是在存异基础上的。
两区合并,步骤当然是对的,对上海中心城区的协调发展,意义当然重大。普通人在这样历史的大事件中,难有置喙之处。
那么,就像童安格唱的那样吧——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漂流!
2
要了解彭浦新村的性格特点,90%的人,会从“彭浦夜市”开始。
这个出身“草根”、名扬上海滩、一度逼停8条公交线路的夜市,有着某种归结性的意义。
有关部门对“彭浦夜市”的定性是:无证、非法占道、常年影响附近居民生活。
一些上海人对“彭浦夜市”的记忆是:吃货天堂,网红频出,彭浦新区唯一的亮点。
乱是真的乱。闹猛也是真闹猛。
我很理解彭浦人对“彭浦夜市”的看法。
一方面,“夜市”聚拢了彭浦新村的人气。这个地方已经冷清太久了。它通往市中心的通道,始终那么狭窄。以前是马车,后来只有一条公交线路。
“彭浦夜市”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彭浦新村和市区的一种媒介,一种可以沟通的话题。哪个彭浦人,没有带朋友去过彭浦夜市呢?
另一方面,彭浦人也很清楚,“彭浦夜市”说到底,是不合规的。
任何基础不牢的烟火气,到最后都无法变成烟火。对彭浦新村而言,只有摆脱了“彭浦夜市”,才能出现真正健康而完整的产业链。
一年前,我参加一个活动。一名公务员大声疾呼:忘记“彭浦夜市”,彭浦新村还有其他东西!
他的脸色,有一点焦虑,有一点沉稳。
去年,新民晚报社做了一组很精彩的报道。
在“彭浦夜市”消失5年后,记者回访了“彭浦夜市”的三名摊主。我饶有兴趣地读了这一组报道——
大名鼎鼎的“彭浦第一炸”,老板娘叫巧玲。
她最早卖牛肉串,后来学肯德基卖炸鸡腿、炸鸡翅。世博会时,巧玲炸鸡的排队时间,和世博会一些热门场馆差不多。
“牛蛙哥”是安徽人王盈军,此前在无锡做房产中介。2012年到上海卖牛蛙,一个周末可以卖300只牛蛙。
“彭浦夜市”取缔之后,他到附近的“夜食尚”,改名“黑暗料理魔鬼筋肉蛙”继续经营。
“胖胖”炸鸡现在还留在彭浦新村。生意火爆时,老板娘顾小香换了3万元硬币,准备找零。
因为是无证经营,“胖胖”一度被取缔,后来她补齐了证照。副市长到她的店里调研,问“需不需要补贴”,顾小香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用了”。
我注意到,这3家店铺,如今都采取不同形式,继续营业。但是,生意已远远不如当年。事实上,“彭浦夜市”取缔之后,曾一力挑起彭浦新村人气的摊贩们,很多都已转做他行。
现在所见的彭浦新村,正在另一个维度上,重新开始聚集人气。
3
在这个号上,我写过五角场,写过杨树浦路,写过四川北路,写过老卢湾,写过十六铺,写过思南路……
后台不断有粉丝留言,希望我写一些“老闸北”。截至昨天,这样的留言有47则。
我有点落不下笔,主要的原因有二。
一是在留言之中,有一些情绪化的表达,而很多情绪,是需要时间去积淀的。
二是“老闸北”的地理意义和心理意义,尚未获得一致的文化认同,贸然写出来,担心呼应者寡。
想想也是。总不至于,你只熟悉一个“彭浦夜市”,就能下笔写“老闸北”吧。
好在,这种思维上的困境,上周被一个朋友打破了。他建议,我可以从“彭浦新村”写起。我拿过一张a4纸,写下了我对彭浦新村的认识——
什么是彭浦新村?
是从当时的上海东站,开到上钢一厂的95路公交车;
是一个容纳了很多山西地名的所在,闻喜路、汾西路、保德路、曲沃路;
是不夜城、南北高架路大批重点工程建设动迁居民的容纳地;
是曾经逼停8条公交线路的“彭浦夜市”;
是“红花村饭店”、彭浦第一炸、买买提红玫瑰烧烤、红辣椒拉面,耳光奶茶;
是跳迪斯科的“海冰宫娱乐总汇”和“扬歌”量贩式ktv……
朋友看了,对我说:写一篇微信,足够了。
4
一个工作日的下班时间,我从地铁彭浦新村站走出。
客流很大,大得超过了2号线的某些站点。车辆到了彭浦新村站,随着人流“轰”的一下,车厢空了很多。
据说,这个地方,每天都要挤掉不少手机。
城市的发展永远是这样。为了疏导,在彭浦新村造了一个地铁站。而疏导的结果,又带来了大量的客流。于是,该拥挤的,一点都不会减少。
带我游逛彭浦新村的,是x君。他在彭浦新村住了30多年,目前是几家公司的老板。
x君没有去买那些最高档的商品房。他买了几套相邻的房子,将非承重墙敲掉,打通、加固,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平层”。
大到什么地步?家里能加速玩电动平衡车。
我说,x君是彭浦新村的另类。他微笑着否定了我的观点:现在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啦,现在这里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村。
上世纪50年代,彭浦地区成立了工业区。为了让工人们住宿,1958年这里建起了工人宿舍。现在的彭一、彭三、彭五、彭七四个住宅小区,就是最早的彭浦新村。
x君说,他刚到彭浦新村时,居民小区外就是农田。早上有鸡叫,晚上有蛙鸣。彭浦新村是划入闸北区后,才正式成为城市户口的。就像复旦大学纳入杨浦区一样,彭浦新村变成城市户口后,每人每个月粮油补贴,可以提升一大块。
我走到一些小区,可以明显看出,这里的部分住宅,已经有些陈旧,甚至可以看出煤卫合用的种种痕迹。斑驳的墙面留下的,是一种难言的历史负担。
一些楼房的过道,种着辣椒、大蒜。半掩的房门里,还传出自动麻将机的声音。虽然拐一个弯,就是很热闹很典型的上海马路,但是,在这些楼道,你可以感受到纯正的市井气息。
x君说,生活在这里,就是一种习惯。
习惯邻居炒菜,端一碗过来;
习惯周末带小孩去肯德基吃鸡翅;
生毛病就去市北医院;
上网打游戏就去“东方网点”;
买东西去绿凯商场……
整整两个小时,x君带我在彭浦新村走来走去。最典型的开场白是:这个地方,以前我经常来!
5
我脚下的这块土地,是从宋元时期,发展而来的。“彭浦”两字,都有含义。
彭,指的是彭越。
这是一名大将,帮助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击败了项羽。1299年,为了纪念彭越,在这里修建了彭王庙。
浦,指的是入海口。
这里曾有着吴淞江的一条支流。
所以,人口在这里聚居,久而久之,成为小镇,曰“彭浦”。
现在我们说的“彭浦”,有彭浦新村和临汾路两个街道。我在彭浦新村行走,一个很大的感受是:老年人和小孩很多,20到40岁的年轻人不多。
一查资料,果然。彭浦新村街道有15万居民,60周岁以上的,将近5万。在过去的20年里,彭浦新村20至40岁的户籍人口,正在减少。
我想,这个数字的背后,首先是物理条件的困难。要让现在的年轻人,居住一层一个公共厕所、三户人家一个厨房的楼房,确实有点为难了。
更多的,当然还是心理因素的沉淀。
以前上海人说,过了天目路就是郊区。彭浦新村的农田,甚至变成了捉蟋蟀的所在。对打拼的年轻人来说,留在原地,有时候意味着裹足不前。“离开彭浦”,甚至成为了一种精神号召。
于是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彭浦新村成了上海发展的一个副引擎,一个资源的反应堆,不断辐射出能量。
与此同时,因为房屋租金相对低廉,地理位置相对靠市中心,彭浦新村又吸收了很多外来人口,为魔都的峰谷之间,平缓节奏。
一个典型的彭浦新村人,过去60年的成长节奏,或许是这样的——
ta出生于这里,在农田和厂区之间长大。成年之后,离开这里,到其他地方打拼。50岁之后,ta或许会想起,彭浦新村还有一套老房子,于是掸掸身上的灰尘,回家养老……
人民广场、陆家嘴光鲜的背后,彭浦新村一直在默默奉献。
6
入夜。
我和x君,在一家小饮食店,吃了个酣畅淋漓。两个人,76元。
走出店门,我回头和热情的老板告别,不小心碰到了一位路人。还没等我打招呼,这个上海爷叔笑眯眯地说:“不好意思哦,侬夜饭吃好啦。”
我很喜欢这种对话里包含的温度,或者说,一种戏谑的态度。
其实呢,对整个彭浦新村而言,区域上的变动,或者心理意义上的变化,实在算不得什么。
这里从来就不是焦点,而是后方;这里从来也不太热闹;这里出的名人,不那么有名气;这里的马路,不那么宽敞。
这里有什么呢?
有一点历史,有一点厚度,有一点冷清惯了的淡定。
当然,也有一点310108的倔强和不服输。
我走了一会儿,观察着路人脸上,彭浦新村的表情。
路上看手机的人,不多。
晚上9时,我又找了个小饮食店,坐下。给彭浦新村的朋友们,群发了一条微信:我在xxx,有没有兴趣,出来一聚?
半个小时,好几个朋友来到了共和新路的路灯下。有一个人,带了半包猪头肉。他坐下,给我倒上啤酒后说:“你尝尝,好吃的话,你要写到文章里去。”
好吧。确实好吃!
责任编辑:张泽兮
美术编辑:张泽兮
图片转载自:上观新闻 看懂上海 新民网 每日上海 弄堂毒阿姐 上海范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