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上海这家公司,真庆幸现在才知道它的存在!可怜被坑的众人了!

2022/2/20 0:24:00发布80次查看
布拉旅行,我是知道今天才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也亏得是今天知道,要是早些时候知道,忍不住买了他家的产品,还把别人带沟里,这年恐怕也过不好了。
布拉旅行,一家以预售旅游产品为业的互联网信息公司,自2012年3月成立起就非议不断,多次被上海消保委点名、被媒体质疑,但仍旧“活”得不错。布拉旅行的销售基本全部通过移动端社群营销完成,涉及约200万用户的微信订阅号及100多个微信群。
近日,消费者因预约难、退款难而发起维权。据悉,随着有关部门的介入调查,该公司目前已陷入停摆。
非议声挡不住“死忠”?
布拉旅行的办公地址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申江路5005弄一商务楼内,前些日子大量消费者上门登记退票相关信息,包括所购产品、所付金额等信息,这几天才消停了一些。
这些人中,有不少曾(注意:曾经!)是布拉旅行的“死忠”。他们一直不愿相信布拉已经不行了,毕竟就在事发前后,他们各自所在的微信群里,还时不时会跳出之前的群主、管理员发布的一些“马上就会正常”、“我们正在想办法”的消息。
而且“布拉旅行”微信公众号直到1月28日仍在持续更新,尽管已经没有了以往每天上线的超值旅游产品,但每天一篇鸡汤文,让不少消费者保持着布拉还“活着”的心理安慰。
(今天上午11点10分,小编在手机上已经搜不到“布拉旅行”微信公众号了,在电脑上搜索,发现其发布内容均已“消失”。)
为什么这些人这么“粉”布拉旅行?
一名已关注布拉超过一年,并购买过布拉旅游产品的消费者说,布拉编织了相当庞大的微信群聊网络,她所在的一个名为“布拉亲子游”的微信群,已被编号到15号,而这样的群,每个都有接近500人上限的消费者,每天晚上,客服都会把当天推出的旅游产品转入群里,随即引发群友热议和购买。
除此之外,每天从早到晚,群内会有已经成行的消费者晒图,当然也包括预约失败和在出行前还未收到机票信息的消费者,但每每有这样的抱怨,群内的布拉客服总会及时出现,将相关投诉接下后进行单独联系。
消费者展示其布拉旅行app内
数笔未退款成功的订单,
最久的申请已达2个月。
据她观察,她加入该群的一年多时间里,确实尚没有一例是预约成功后出行失败的抱怨:“只听说过别的群有人去了新加坡,机票也都是正常的,到了那里酒店查不到预约信息,但最后好像布拉也进行了赔偿。”
这或许也是布拉培养起如此庞大粉丝群体,并让他们都成为死忠的原因之一。
预售产品是否合规?
在布拉旅行的官网上,有不少非常吸引人的旅游套餐。
比如,一个标价4999元的“上海往返东京2大1小机+酒”4-6天自行游套餐,不仅包括了一家三口的往返机票,还附赠了2晚的知名五星级酒店房间,目前显示该套餐已经售罄,底下还有不少出行成功的晒图。
这就是布拉最常规的旅游产品,这样的产品在布拉旅行官网上有数十种,从国内到国外,热门旅游目的地应有尽有,且每天都在推新款。购买这样的产品需预付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的钱款,然后在一年左右的有效期内预约出行,但不保证一定预约成功,且预约之后需要等待长时间的确认;不过预约不成功可以随时退款,尽管与布拉承诺的7-15个工作日退款时长有所差距,但直到此次事发前,一般1个月左右,都能拿到退款。
在旅游行业有着近十年从业经验的裴小姐说,布拉旅行所谓“预售”并没有其标榜的那般创新,类似的销售模式实体旅行社早已普遍使用,但区别于布拉,实体旅行社大多用作促销且严格控制总量,防范现金流风险。“任何模式都不能脱离市场规律,像布拉这种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靠烧钱维持住现金盘,一旦扛不住,出事是早晚的事。”
裴小姐直言不讳地指出,布拉所谓的“预售”背后,是利用旅游市场淡季酒店机票打折,通过各自渠道锁定特价产品,聚拢大量人气。但是,特价产品终归是有限的,尤其旅游市场淡旺季分明,有限的淡季特价产品一旦遭遇庞大的旺季订单需求,势必催生“成行难”,以及随之而来的“退款热”。
布拉旅行是怎么在1月22日这天就不行了呢?根据布拉旅行官方微博在短短5天内接连发布的两份声明,这场风波或与去年底消费者手中的大量套餐集中到期,引发退款潮导致公司流动资金不堪负重有关。
据了解,1月22日那天,布拉旅行办公地现场仅有三五位技术人员在工作。据工作人员说,布拉方面的资金链确实出现问题,原本应于1月到账的b轮融资疑似流产,而无论是总经理徐雷还是ceo钟品宏,都有一段时间没见到了。
东窗事发该由谁管?
其实,在去年一年关于布拉的投诉就呈现了井喷,上海市消保委的数据显示,2017年布拉旅行实际经营方悦行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投诉达1036件,同比增长7.8倍。投诉多集中在多次预约均告失败、会员承诺无法兑现、申请退款无法到账等方面。
为此,上海市消保委也在媒体上发布过消费警示,但仍旧没有挡住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有些人的账户里甚至还有总价几万甚至十几万元的“存货”。对此,法学专家、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指出,任何“预售”行为,企业必须起到对于相应资金的监管用途,如将预售付款挪作他用,轻则构成违约,重则涉嫌刑事犯罪,结合如今曝出的情况,布拉的行为或涉合同诈骗。
“从政府层面来讲,凡涉及预付或预售概念的行为,应当及时由市场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要求企业对资金予以封闭运行,不得用于经营与投资,避免类似情况的再度发生。”刘春彦这样呼吁。遗憾的是,布拉的这套把戏,始终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公开资料显示,布拉旅行由悦行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负责经营,企业的经营范围内有旅游产品销售的许可,同时悦行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还出现在了上海中康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这家实体旅行社的股东列表中,且是唯一的股东及出资方。那么,作为地方旅游主管部门,是否对此有过监管?不得而知。
目前,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已对该公司立案侦查,现公司2名实际经营人因涉嫌诈骗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不过,布拉会员们的大量预付款退款到账依旧遥遥无期。而在布拉的官方微博和app上,那行安抚用户的“相信我们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通知依旧高挂,为此次事件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整理自新民网、新浪微博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