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假装在欧洲”,
外滩肯定算一个标志性地标。
外国建筑群里随便指一个,
都带着鲜明的“洋味儿”和上百年的历史气息。
当你驻足,
你会在那些带着“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上
反复看到一个名字:
公和洋行
实际上,公和洋行不过是一个入乡随俗的名称。
19世纪初,上海滩建筑需求旺盛,
巴马丹拿到上海开设分部,
取名“公和洋行”。
巴马丹拿集团(palmer&turner group),目前现仍活跃在全球建筑设计市场上。
自第一个设计任务——有利大楼完成后,公和洋行在上海获得了认可,成为上海最具实力的建筑机构。
近30年间,公和洋行在上海陆续设计了约10座颇具水准的建筑,堪称代表作的,就有我们都熟悉的汇丰银行大楼、沙逊大厦、中国银行大楼。
- 中山东一路12号 -
汇丰银行大楼
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
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
1923年大楼建成后,称新汇丰大楼,是典型的古典主义——希腊式巨厦,也是上海较早使用冷暖气的建筑。
整个建筑主体采用西洋传统的横纵各3段处理,希腊式的宏伟穹顶、粗犷的花岗石、恢弘的石砌拱门、铸花月洞型紫铜色大门,都让人联想到古罗马的万神庙。
在汇丰银行大楼八角形门厅上方,原有8幅大型壁画,以汇丰银行在8座城市的分行为主题。穹顶上另有黄道12宫及太阳神、月神的天顶画,12个星座正分别对准穹顶下的8幅壁画。
- 中山东一路20号 -
沙逊大厦
曾被冠以“远东第一高楼”
沙逊大厦,现在的和平饭店北楼,由英国犹太人沙逊所建。
沙逊大厦建成之后,外滩的房价被连带着一路飙升,甚至超过了纽约和伦敦。
大厦外观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高层建筑风格,高77米,曾盖过当时的汇中饭店,成为外滩第一高楼。十分著名的金字塔尖顶为绿色铜护套屋顶,高19米,是受图坦卡蒙法老陵墓的启发而特建。
大厦内不仅装修典雅,大气豪华,更可以将黄浦江的繁花似锦一览无余。
- 中山东一路23号 -
中国银行大楼
外滩唯一彰显民族风格的大楼
和汇丰大楼与沙逊大厦不同,中国银行大楼的建设历经波折、耐人寻味。
彼时,中国民族银行业在帝国主义势力之下已久,终于在半个世界多的抗争下渐渐抬起头来,并拟建当时上海第一高楼,不料遭遇“层高之争”。
当时工部局为顾及相邻的沙逊大厦之“颜面”,迫使中行让步定为74.5米高,略低于沙逊大厦的77米。
1937年印制纸钞,主图即被迫降低高度的新中行大厦
就这样,中行大楼在浓厚的民族主义背景下,由中国银行建筑课长陆谦受与公和洋行共同设计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座中外合作的大楼,在大量采用西方技术的同时,设计上却凸显了强烈的民族风格。
上方“中国银行”四个柳体大字,乃中行总稽核汪愣伯先生所题;下方孔子周游列国;入口的九级石阶,暗含九九归一、九九无穷之意。外滩第一大铜门、四方攒尖顶、绿琉璃瓦,斗拱装饰、如意云纹、钱币形镂空窗框,无不古意卓绝,庄严祥和。
中行大楼兼具中式典雅和西式先进,如高层建筑结构、超大现代金库等,面积上甚至超过了汇丰大楼等2万多平方米,达4万多平方米。
在旧上海滩,公和洋行以其作品的绝对数量和高超设计水平,堪称上海最大且最为重要的建筑设计商。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