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上海市十三五:重点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

2023/7/28 1:11:15发布41次查看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新能源利用实现新一轮快速增长。崇明、长兴和老港等陆上风电基地加快建设,东海大桥二期工程投产发电,分布式光伏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市风电和光伏装机分别达到61万千瓦和29万千瓦,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和15倍。
“十三五”期间,为实现全社会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将进一步加大天然气替代力度,大力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提高城市电气化水平,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把节能优先贯穿于生产生活、能源发展等全过程。
涉及光伏行业内容节选如下:
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发展
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积极推进太阳能利用多元化、创新化发展。重点依托工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屋顶、产业园区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推进“阳光校园”等专项工程。积极探索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风光互补等多种开发模式。“十三五”期间,新增装机5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80万千瓦。推进太阳能热利用,鼓励通过多能互补等形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进一步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
太阳能发电(光伏、光热):推动高效晶硅电池开发,加快染料敏化电池、柔性薄膜电池及组件的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推进太阳能光热发电前沿技术研究。鼓励围绕光伏项目开展的咨询设计、运行维护、检测认证、融资评估等衍生服务业发展。
专栏4: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dssc)是一种低成本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可利用任何光强、任何光照角度的入射光发电,具有工作时间长、原料省、能耗低、环境友好、工艺和设备简单、美观、有装饰效果等特点。
上海已形成工业量级dssc电池及组件的生产能力,开发了类玻璃幕墙、类石材型等大面积高效率电池组件,以满足不同建筑幕墙需求。此外,上海研制出dssc智能公交站牌、移动充电桩、etc卡片电源等产品,将其应用于智能交通、微电源等领域。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鼓励能源金融创新。重点在新能源金融机制创新领域有所突破,筹划国家分布式光伏金融创新示范区。落实“阳光贷”政策,拓宽新能源投融资渠道,构建新能源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功能和作用,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新能源保险和担保机制,加大金融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和专业化团队作用,创新科技投入模式,探索能源科技研发和产业化的新路。
专栏6:阳光贷
为进一步推动上海新能源的领先发展,切实解决分布式光伏企业面临的突出融资问题,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工作要求,2015年12月,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阳光贷”有关工作的通知》,依托全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体系,通过行业融合、政银合作和机制创新,降低项目融资信用风险和贷款成本,在全国率先建立分布式光伏金融创新和服务平台。“十三五”间,上海将引入更多市场化手段,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管理、服务体系和金融机制的同步完善和协同创新。
全文如下:
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能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生活,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为实现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基本框架的总体目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上海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清洁化利用以及能源科技装备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三五”时期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能源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皖电东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投产,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虹杨输变电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形成了“四交四直”的市外受电通道结构,完善了以500千伏双环网为基础的城市电网主网架,接受市外来电最高达到1500万千瓦,比“十一五”时期增长50%以上;临港燃机一期、奉贤南桥能源中心等燃气发电项目相继投产,电力供应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如东-海门-崇明岛天然气输送管道、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二期和崇明岛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通气,累计建成高压天然气管道超过750公里,燃气安全供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石洞口燃气生产和能源储备项目、浦航中转油库二期扩建项目投入使用,油气应急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能源消费增速明显放缓,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效提升、需求侧管理等多方面举措,本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明显放缓。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约114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从“十一五”期间的6.3%下降到“十二五”期间的1.3%。本市抓住能源供需矛盾趋缓、清洁能源供应充足和新能源政策集中出台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其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约14个百分点,天然气、外来电、本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提高约4个百分点、6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燃气发电在全市发电装机中的比重突破20%,告别使用了150年的人工煤气,实现城市管道燃气全天然气化。
(三)新能源利用快速增长,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完善
修订出台《上海市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等政策,全市新能源利用实现新一轮快速增长。崇明、长兴和老港等陆上风电基地加快建设,东海大桥二期工程投产发电,分布式光伏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市风电和光伏装机分别达到61万千瓦和29万千瓦,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和15倍。崇明被授予“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出台国内首个地方性充电设施鼓励支持政策《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全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快速发展。到2015年底,累计建成充电设施超过2万个。
(四)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煤电节能减排国际领先
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5.45%,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制定下达各年度重点用煤单位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出台新一轮分布式供能系统扶持政策、燃煤(重油)锅炉和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实施方案,新增分布式能源约5万千瓦,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和窑炉清洁能源替代或关停。出台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实施方案,火电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300克/千瓦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脱硝和高效除尘改造,外高桥第三发电厂成为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漕泾2号机列入国家煤电机组环保改造示范项目,达到燃机排放标准。积极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全面实行沪ⅴ车用汽柴油标准。
(五)能源科技装备能力提升,国家研发机构相继落户
聚焦国家战略,在核电、先进火电、燃气轮机、储能、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全市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制成国内首台ap1000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堆内构件,首台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水压试验成功,首次全面突破核电动态刻棒技术,为我国研制先进核电技术堆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研制成功百万千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和首台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气化炉,使我国火力发电技术跻身甚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上海电气成功入股安萨尔多,进一步提升燃机研发能力。掌握染料敏化电池成套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出世界最大的钠硫电池,贯通年产2兆瓦中试线。“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用户端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气化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研发机构相继落户,攻克可实现分布式能源规模接入的微电网等一批关键技术难题。
(六)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能源价格机制不断完善
稳步推进能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落户并开始试运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货基本具备上市条件。推进崇明电力体制改革,解决了多年来制约崇明农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出台《上海市加快电网建设若干规定》,通过机制创新来化解电网建设难题。率先全面建立用电、用气居民用户阶梯价格制度,促进社会合理节约用能;实施汽柴油价格、煤电价格、天然气和民用瓶装液化气价格上下游联动,及时疏导价格矛盾;对分布式供能和煤改气锅炉的天然气价格实行优惠政策,促进清洁能源的推广和使用;放开车用天然气价格和工业区供热价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二、发展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上海能源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和严峻挑战。
(一)发展机遇
从国际看,能源市场供需总体宽松,能源需求增长更为趋缓。随着美国能源自给率上升、欧洲需求减缓和亚洲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能源生产重心西移、消费重心东移,能源流动将呈现更明显的自西向东转移趋势。各国围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能源有望成为引领产业变革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率先突破领域之一,全球新增装机主要是可再生能源、核电和气电等。全球能源价格将呈现总体波动趋势,地缘政治博弈、气候变化谈判、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等,都增加了全球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
从国内看,能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将比“十二五”时期明显放缓。全国能源供需格局呈逆向分布,资源约束、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等对于能源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将重点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能源发展战略,能源体制改革将深入推进,能源价格将进一步发挥引导调节作用。
从上海“十三五”时期发展趋势看,一是能源供需进入相对宽松期。经过前期十多年上海能源项目的大力建设,上海能源供应形势明显改善,预计“十三五”时期仍将总体相对宽松。但是,极端条件、个别时段、局部区域可能还会出现能源供应紧张情况。二是能源结构调整迎来机遇期。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市民对环境的期盼,对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相对宽松也为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能源体制改革面临攻坚期。“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要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紧密结合特大型城市特点,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二)发展面临的挑战
1.能源安全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上海用电峰谷差不断拉大,电力低谷负备用不足等调峰矛盾十分突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安全合理利用外来电。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平均供电可靠性与新加坡、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上海单一气源比重偏高,对进口气源、海上运输、接收站、海底管线的依赖度较高,天然气储存能力离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全市煤炭消费总量依然超过4700万吨,进一步削减潜力有限。全市部分公用燃煤机组以及自备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偏高,需加快进行清洁化改造。天然气价格较高制约了市场需求。新能源发展面临地域资源、发展空间等瓶颈。
3.能源价格和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天然气、电力仍然采用资源计划配置、政府定价为主、管网统一管理的模式。既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又能灵活反映市场供需变化、资源稀缺程度、环境保护支出的价格机制和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能源是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十三五”期间上海能源发展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能源安全底线、生态环保红线、转型发展主线的“三线”思维,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着力保增长、补短板、惠民生。争取到2020年,率先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提供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安全为本。以保障供应为核心,以多源共济为抓手,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预测预警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供电、供气可靠性。适度超前规划建设能源基础设施,保留电源、电网、油气管网等规划选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新的油气资源,提高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能力。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提升电网调峰性能。优化调整外来电结构比重和运行方式,降低外来电单一通�...
上海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