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设施陆续落成,众创空间不断涌现,再到人才高峰的打造,体制机制障碍的强力突破,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正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和社会的创新活力。
上海持续着力的“双创”,近些年也逐步开始显现新引擎作用,不断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的动力。
众创空间蓬勃发展
目前,上海全市众创空间的数量超过600家,其中90%以上为社会力量兴办,覆盖38万多科技类创业者。
众创空间是创客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起着“资源聚合器”的作用,它的蓬勃发展,折射了上海近年热烈的创新创业氛围。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上海就率先取消了众创空间的认定、备案,并支持社会主体盘活商务楼宇、工业厂房等存量资源改建众创空间。
位于上海杨浦区的长阳创谷,在成为全国双创新地标前,就曾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厂房区。如今,这里汇聚了约150家“双创”领军企业和极富“双创”特征的中小企业,包括人工智能教育平台“英语流利说”全球总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爱驰汽车全球研发总部等。
2018年初发布的一份上海城市区域创业生态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上海创业指数得分73分,较2016年微涨1分,表明上海城市区域创业生态总体稳定,且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创业制度与环境、创业文化与氛围评分较高,显示出上海对于初创企业的服务流程标准化程度高,社会对于创业的认知与接受程度较高。”上海交大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桑大伟说。
搭建基础平台
创新创业不仅需要空间载体,也有赖于丰富的科技基础设施。
近些年,上海建设了以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等大科学装置为重点的科技基础设施,支持 “双创”主体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
以上海光源为例,这一投资逾12亿的重大科学工程,已服务全国用户500多家,支持2400多个科研团队、4万人次用户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与此同时,上海还聚焦共性技术的研发与转化,规划和布局了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18个功能型创新平台。
位于嘉定区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是一家非营利性研发机构,2017年9月正式启动运营国内首条8英寸研发中试线,本土小公司的微机电系统产品,自此有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助力。
该研究院常务副总裁丁辉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作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的试点,上海创造性采取了先给钱后考核的评价体系,给予稳定支持和经费使用自主权。
2018年2月1日,上海开始施行《关于本市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18个功能型创新平台的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制度体系持续升级
除了看得见的“硬环境”,上海也在着力优化制度上的“软环境”,成果转移转化条例的修订,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上海汇聚了大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但无论是国有资产流失之虞,还是利润分配的限制,都让实验室的成果进入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面临许多障碍。
2017年4月,上海修订《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条例》,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界定成果转化净收入内涵、高校直接对外投资方式等重大问题。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近些年,上海人才政策多次迭代,致力于打造真正的人才高峰。目前,上海国内人才引进梯度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科研人才双向流动通道基本打通。
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五年上海引进归国留学人员5.6万人。在沪创业的外国人达21.5万人,位居全国第一。近五年非沪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9.7万人,在沪两院院士达到173人。
不断落地的体制机制改革,指向的都是同一个事实,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好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内在活力。
例如,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截至目前,已有17家申请单位、18家受托生产企业共28个品种申报试点,其中11个品种是尚未在国内外上市的“全球新”1类新药。
上海市发改委方面表示,下一步,上海将以打造双创升级版为契机,充分发挥“双创”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创业创新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