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慈溪市委书记高庆丰率领市四套班子领导齐刷刷出现在杭州。两天之后,市领导又出现在上海。市四套班子领导齐聚杭州、上海两地,所为何事?让小慈带你一探究竟。
6月22日、24日,杭州慈溪经促会浙江大学顾问团和上海慈溪经促会专家顾问团先后成立,市委书记高庆丰率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市科技局、经信局、教育局、卫计局等部门和各产业平台、行业协会以及各镇(街道)相关负责人,与两地的慈溪籍精英、专家共聚一堂,召开关爱慈溪发展恳谈会,共商慈溪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市领导孙百南、李兴达、傅贵荣、高松岳、张红军、楼雪聪、周阳、岑剑国等参加。
市委书记高庆丰向在外慈溪籍乡贤介绍慈溪情况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红军主持会议
上海会场
恳谈会上,浙江大学和上海的精英专家为慈溪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世强致辞
上海慈溪经促会专家顾问团执行团长、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柏钧致辞
市委书记寄语在外慈溪籍乡贤
高庆丰向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发展的在外慈溪籍乡贤表示感谢。他说,
慈溪的发展离不开在外慈溪人的帮助,希望各位在外慈溪籍精英发挥在相关领域的广泛影响力,为家乡建设多出主意、多谋良策,多做牵线搭桥的工作,多向外界宣传慈溪、推介慈溪,并诚挚邀请在外慈溪乡贤多回家乡看看,带着自己的智慧、成果、资源,参与到慈溪的发展中来。
同时,我市各地各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和服务,让在外慈溪人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为他们回慈溪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并以顾问团为平台派出“小分队”开展精准对接,发挥好在外慈溪籍精英的聪明才智和资源信息优势,更好地服务慈溪经济社会发展。
为什么成立两大顾问团?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有大量的优秀人才走出慈溪,在众多领域卓有成就,是慈溪非常宝贵的财富。当前,慈溪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为充分发挥在外慈溪精英的作用,慈溪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实施“关爱家乡”工程,广泛动员在外慈溪籍人士和全体市民共同建设美好家乡。
市委书记高庆丰向杭州慈溪经促会浙江大学顾问团授牌
市委书记高庆丰向上海慈溪经促会专家顾问团授牌
年初以来,市委统战部牵头,会同市委人才办、市侨办、市工商联和慈溪中学开展了大量的相关工作,把杭州和北京、上海等慈溪精英比较集聚的大城市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浙江大学和上海的高校、科研院所都是优秀人才集聚的高地。前期,我市与浙江大学及上海各高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慈溪籍专家进行了多次对接,基本掌握了浙江大学和上海慈溪籍专家的信息并进行了联系。目前,已经联系到的浙江大学慈溪籍专家有100余位,上海慈溪籍专家有70余位。在广泛征求浙江大学和上海慈溪籍专家、教授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成立杭州慈溪经济促进会浙江大学顾问团和上海慈溪经促会专家顾问团。
通过搭建顾问团这个平台,将更好地发挥在外慈溪精英的作用,凝聚浙大和上海慈溪乡贤的智慧和力量,推进慈溪与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加快接轨上海的步伐,助力慈溪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顾问团是什么?
杭州会场
杭州慈溪经济促进会浙江大学顾问团是由浙江大学慈溪籍精英为主,以服务慈溪发展为主要任务的非社团性顾问组织。
上海慈溪经促会专家顾问团是由上海慈溪籍精英为主,以服务慈溪发展为主要任务的非社团性顾问组织。
顾问团有哪些重要任务?
1、团结和联系浙江大学、上海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慈溪籍精英,加强交流沟通,增进与家乡的感情;
2、充分利用浙江大学、上海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智力优势,发挥智囊作用,为慈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
3、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慈溪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与浙江大学、上海各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牵线搭桥。
为便于工作开展,在浙江大学和上海设立由执行团长、团长、正副秘书长组成的非常设性机构,在市委统战部(侨办)设立联络处。
首届顾问团将开展哪些工作?
1、组织开展浙江大学、上海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慈溪籍专家故乡行活动,与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考察市高新技术园区、环创中心、滨海新区等几大产业平台。
2、分批次组织慈溪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到浙江大学以及上海相关院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如组织一批生产自动化设备的企业与浙江大学、上海自动化领域专家开展项目、技术等合作;组织纺织协会与东华大学相关院系开展合作。
3、组织开展在浙江大学以及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慈溪籍专家调查摸底活动,挖掘在杭州和上海的慈溪人,并经常性开展联络联谊活动。
4、发挥顾问团成员专业优势,组织专业团队来慈开展精准对接活动,与慈溪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5、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来慈考察,并就在慈建立分院、分所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6、为慈溪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看杭州和上海顾问团的专家们如何为慈溪发展把脉
两次顾问团的恳谈会上,杭州和上海的慈溪籍专家们满怀感情,围绕如何推动慈溪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对于市委市政府决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小慈选取了部分发言摘要予以刊登。
罗尧治(杭州慈溪经促会浙江大学顾问团执行团长,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很高兴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发展,以及越窑遗址等这样的文化遗产。从自己专业角度希望可以在五水共治、智能交通、城市建设方面提供专业支持,推动两地密切合作。
庄越挺(杭州慈溪经促会浙江大学顾问团执行团长,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慈溪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地方,我作为慈溪人很自豪。家乡的制造业非常发达,但是在it等软件、网络经济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我有一个想法,是否可以两地合作一个软件产业,以此来打响慈溪网络产业品牌。
郑胜(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作为顾问团成员,我很荣幸能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顾问团的积极作用,增进沟通和了解,创造更多两地接触和对接的机会。针对慈溪方面的需求清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人脉资源,牵线搭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张四纲(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
顾问团的成立给我们提供了和慈溪企业家直接对话的机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需求,在转型升级中,精准对接,提供多样化的帮助,比如共用公共平台、测试设备、对接高校研究机构等。同时,通过这个顾问团,我们可以有效推动教师、学校、政府、企业合作,实现慈溪政府和高校的“1+1合作”,教师加学校、政府加企业“四个一合作”,最终达到产学研一体化,使政府投入更加高效化。
何勇(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我们将充分发挥人才引进、技术攻克、战略探讨、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优势,精准对应慈溪各行业各企业。我觉得顾问团在形式上和辅助上需进一步拓宽,需要进一步建立双向通道,做到慈溪需要什么,浙大就去引进什么,从平台引进、产品研发等方面带动慈溪发展。另外我觉得慈溪在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方面大有可为,希望下一阶段可以与浙江加强农业、农机方面的合作。
孙棋(浙江大学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我觉得人才引进工作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建设智库,适当脱离政府体制,给予适当的自由空间,比如实行理事会这样的制度,着重研究关于慈溪发展的重大改革问题。同时要积极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把慈溪籍的高层领导、关心慈溪的退休领导以及高校的领导和教授一一纳入智库,并与国内外智库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二是要依托各种世界级会议,积极发挥招商引资代表团作用,以增进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合作。
吴柏钧(上海慈溪经促会专家顾问团执行团长、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很高兴能通过这个平台为家乡尽一点力,相信只要各位同乡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工作一定会有成效。我们要发挥好顾问团的作用,把具体工作落实好,实现顾问团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家乡的发展,我想谈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改造。二是要积极推进非公企业上市,实现制造业和资本市场相结合,更新企业战略思维,推动经济转型。在这一点上,顾问团可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是慈溪经济发展快,外来人口多,要统筹协调整体发展,在融合外来文化方面下功夫。
方守恩(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
通过今天的恳谈会,我深切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里,我对慈溪发展谈两点建议。一是重视教育。教育是发展的助推力量。我们要重视基础教育,更要加强职业、中等、高等教育。区域要发展得好,离不开全民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慈溪要实现创新驱动,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蓝领,更需要全民素质的提高。二是城乡建设。慈溪在乡村建设中要更加注重保护古建筑、古村落,要保留城市的风貌和形态,重视文化保护传承文化历史。
陈宏民(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
关于家乡发展,我简单谈几点。一是企业转型升级问题。家电、轴承、轻纺是慈溪产业支柱。未来几年,产业支柱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慈溪企业要发展,必须要主动探究新思路、新出路,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开辟新市场。二是家族企业传承问题。市委市政府要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投入资本,培养企业接班人,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传承相结合,推动产业升级。
岑峨(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的想法是:一是顾问团要在观念、信息、眼界等方面群策群力。二是慈溪企业有协作精神。政府要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共同提升,以抢抓产业升级时机。三是在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建设中,慈溪要有自己的定位,是打造特色,还是同质化发展中推动区域联动。四是要保留企业家、劳动者的优秀品质,也要加强终身教育,提高企业规范发展水平,同时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提升法治指数。
来源|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