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亿欧
作为与伦敦、东京、纽约齐名的国际化都市,错过bat的上海赶上了人工智能的浪潮。在政府的号召和培育下,上海人工智能企业遍地开花。在亿欧智库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城市排行榜》中,上海综合得分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二。
自2017年11月14日,上海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后,浦东、长宁、杨浦、徐汇等区纷纷出台人工智能相关实施举措。“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将于6月13日在上海举办,在此之前,亿欧对上海市各区人工智能发展情况与代表企业进行了全面盘点。
浦东新区笑了:我有50家代表企业
目前浦东在基础研究方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分院临港基地、公安部三所张江基地、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等在类脑智能、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有长期积累;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浦东已汇聚了众多国内外最前沿的基础架构支撑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在产业化应用方面,浦东新区聚焦了一批专用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在国内各细分市场占据较高份额。
长宁区秀实力:美团点评是22家代表之一
2017年11月,上海长宁区政府与华为、联通上海分公司达成了共建“虹桥智谷”的战略合作,将打造华为联通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示范中心,将覆盖从东部中山公园、到西部虹桥机场的三大功能区,诸如人工智能孵化器、人工智能大楼将陆续揭牌。此外,长宁区正在制定的人工智能扶持政策也将出台。
徐汇区放大招:构筑“一核一极一带”格局
徐汇区正在制订的《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徐汇区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及配套专项政策,也开始立足于西岸智慧谷、西岸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华泾北杨人工智能特色小镇等区域形成人工智能应用项目、顶尖人才及重点企业集聚。
杨浦区的诱惑:打造“三位一体”智慧城区
按照杨浦区的规划,拟打造百亿级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形成1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2-3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2-5家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聚集20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3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到2020年,率先基本建成全区范围的“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智慧城区,率先形成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和流程,成为全国领先的综合应用创新示范基地。
黄浦区步子稳:10家代表企业里藏着独角兽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黄浦区作为上海市核心功能集聚区、地标性区域,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
静安区更专注:五位一体大数据产业链是特色
从空间布局来看,上海正在打造浦西“徐汇滨江—闵行紫竹”,浦东“张江—临港”两个人工智能集聚带,同时通过一批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机器人等领域的特色集聚区的建设,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进一步集聚资源,汇聚政策,凝聚人才。
静安区专注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拟形成包括交易机构、创新基地、研究中心、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的“五位一体”大数据产业链。
虹口区抓核心:10家ai代表企业显实力
上海市虹口区区长赵永峰在虹口区2017年工作回顾中提到,需要牢牢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高新技术领域抢占先机,以绿色技术银行落户虹口为先导,引领绿色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增强专业服务、文化创意、绿色环保等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培育形成经济新增量。
宝山区重融合:积极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宝山区是上海传统工业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宝山区依托“强强联动”促进“产城融合”已经成为该区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建设“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双创氛围为抓手,着力打造科创中心重要功能区。
宝山区一直致力于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转型调整,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嘉定区乘东风:让物联网遇上人工智能
在最初的建设规划上,嘉定区就承载着创新性、独特性和辐射性,作为上海“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嘉定区是中国大陆首个“无线城市“试点区,有着“科技城”的美誉。2017年7月,上海中科智谷人工智能工业研究院在江桥成立,吸引了超过10家企业落户。
普陀区的基因:7家代表企业崭露头角
在上海市政府对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发展的大力关注和推动下,普陀区也开始响应号召,支持科技创新、搭建人才平台、扶持人工智能项目发展,在该区也逐渐涌现出一批人工智能创业企业。
文章版权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