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銀行大楼(左面)的夜景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沪会战中,日军将公共租界北区和东区作为进攻中国军队的基地,并以海军陆战队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实上被分割成两部分,苏州河以北地区成为日军控制的势力范围。人称“上海日租界”。北区和东区的日占区遭到中国多个军团的猛烈进攻,70%地区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公共租界的主体部分中区、西区及西部越界筑路区域分别由英国、美国和意大利军队防守,继续在战争中保持中立达四年之久。位于区内的中国机构照常运行。这些地
英军为上海租界武装押运生活用水
公共租界内也有一部分路名是以外国人名命名,例如爱多亚路纪念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麦特赫斯脱路(medhurst road)纪念英国领事麦华陀,邓脱路(dent road)纪念鸦片商人颠地,此外还有戈登路(gordon road)、文监师路(boone road)、赫德路(hart road)、哈同路和西摩路等等,其中许多都与上海公共租界有关,并且以取得实际成就者居多。
上海法租界地图
1936年10月1日,上海公共租界第一次以一位华人为道路命名:将中区与西区的分界线、南北向干道西藏路改名为虞洽卿路,并且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又恢复原名西藏路)。
外滩33号原英国领事馆
公共租界拥有数所公立医院,位于苏州河北岸的公济医院和位于静安寺以西的宏恩医院主要服务于外国侨民,前者委托给天主教修女管理;位于中区山东路的仁济医院则面向华人。美国圣公会在公共租界开设2所医院:同仁医院和广仁医院(后改名宏仁医院)。
鸿德堂
在上海公共租界,基督教新教各个教派的教堂林立。其中一部分专供侨民使用,例如中区江西路九江路口的英国圣公会上海圣三一堂,南苏州路圆明园路口的新天安堂(供圣公会以外的外籍侨民礼拜),以及地丰路(乌鲁木齐北路)25号供内地会传教士使用的公共礼拜堂(现名新恩堂)。当然数目更多的教堂是面向华人的。监理会的2座大教堂——西藏路慕尔堂和虹口昆山路景林堂都位于公共租界。
今北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两区南部沿江地带是上海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分别对应公共租界中区、西区、北区与东区。与上海公共租界遥相呼应的则是上海法租界。今天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和欧洲最大的银行汇丰银行分别于1919年及1865年创始于原上海公共租界。今天美国最大的金融集团摩根大通的首个亚洲分支及世界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在美国以外的首家分支机构均成立于原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旗。在圆圈中央是各个国家的国旗:左上方为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一战期间及结束后替換为白色),右上方为俄国、丹麦、意大利、葡萄牙,下方为瑞典、奧地利、西班牙、荷兰的国旗
1843年11月,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上海成为向外商开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划定了外滩英国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经有英资怡和洋行、宝顺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会订《上海土地章程》。1846年,英租界的西界也被确定(今河南路)。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进到今西藏路。同年,上海地方官允许美国圣公会传教士的要求,在虹口开辟美国租界。1853年9月7日,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从此中国政府失去对租界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租界联合组建独立的市政机构“上海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装,正式形成第一个后来真正意义上的租界——国中之国。
三十年代的上海租界一瞥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联合,自设公董局。1863年9月,英国和美国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并,统一由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管理。1899年5月,上海公共租界大规模扩展,面积扩展到33503亩(22平方千米),东面扩展至周家嘴(今平凉路军工路转角处);北面的边界到达上海、宝山2县的交界处;西面一直扩展到静安寺。整个租界划分为中、北、东、西4个区。在五卅运动之后,大规模越界筑路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继续向外扩张的态势趋于稳定下来。在蒋介石主政的南京十年的黄金时代,上海公共租界继续繁荣。
20世纪20年代行驶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外滩的黄包车
1940年,由于欧洲战事爆发,驻沪英军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公共租界的中区、西区。
1943年1月,美、英两国审时度势,废除了历史上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战时陪都重庆的国民政府改订了新的条约,放弃了治外法权和在华的一切租界,至此从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结束。
第一个租界。1845年,英国领事与上海道台签订《上海租地章程》,在上海划定租界,美、法继起效尤
1943年8月,日本占领下的汪伪政权曾象征性地从日本方面“接收”上海租界。该租界收回以后,仍是上海最繁盛的中心区。统一行政后的上海市政府就设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55年迁往外滩原汇丰银行大楼。现在则位于由当年的上海跑马厅改建而成的人民广场。实际上始终没有离开原公共租界的范围。
老闸捕房(1860~1943年)
上海公共租界的路名的特点是,以中国地方和外国人物命名。在中区,南北向马路通常以中国各个省份的名称命名,例如浙江路、江西路和四川路,东西向马路通常以各个通商口岸城市的名字命名,例如九江路、汉口路和福州路,南京路和北京路则分别纪念两个开放中国的条约。在西区,有一些道路以东南亚的殖民地命名,例如槟榔路、澳门路、星加坡路;东区道路多数曾以印度城市命名,但在1915年更换为以中国城市命名,如麦特拉司路、巴特维亚路(后均改为平凉路)、山达刚路(今定海路)、孟买路(今河间路)、勒克诺路(今宁武路)、倍耐尔司路(今海州路)等。
从左向右:沙逊大厦、上海中国銀行大楼(外滩)和橫滨正金銀行大楼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上海经济的繁荣,上海公共租界的房地产业经历了一次大发展。犹太富商经营的沙逊洋行和哈同洋行成为上海最著名的大地产商,英资业广地产公司(shanghai land investment company)在1924年到1928年间的净利润上涨了145%。英国公和洋行(palmer and turner)、德和洋行(lester,johnson&morriss)、通和洋行(atkinson&dallas)、赉安公司(leonard和veysseyre)和邬达克等这些建筑师事务所也进入了他们的黄金时代,公和洋行设计了上海外滩建筑群中将近一半的作品,其中堪称代表作的有汇丰银行大楼(1923年)、江海关大楼(1927年)、沙逊大厦(1929年)和中国银行大楼(1937年)。20年代的革命和动乱不但没有影响上海租界的繁荣,反而进一步抬高了地价。
1928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外滩一景
公共租界中区集中了全上海绝大部分的报馆。在英文报纸中,位于外滩17号的老资格的《字林西报》拥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其竞争对手包括《大美晚报》、《上海泰晤士报》、《大陆报》、等。中文报纸中,影响最大的则无疑是《申报》。
后方为圣三一堂的頂部,前方九江路上的楼房現在是中国基督教两会所在地
鸿德堂公共租界在未开发以前,已经存在一些中国人的佛教寺庙和道观,例如静安寺路西端的静安寺和南京路上的虹庙。租界繁荣之后,又新建或迁入了一些庙宇,例如西区槟榔路(安远路)与戈登路(江宁路)口的玉佛寺。此外,还有日本人兴建的佛教东本愿寺和西本愿寺,都位于虹口。
1910年行驶在上海法租界的有轨电车
美国圣公会江苏教区的主教座堂设在越界筑路区域的极司非尔路,即圣约翰大学内;它的第一座教堂救主堂在淞沪会战之前一直位于虹口;在租界内还设有爱文义路(北京西路)351号的圣彼得堂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东区的宁国路建立了中华总会 ,又在武进路183号设立了沪北会堂。浸信会不仅拥有可容纳千人的上海怀恩堂(西摩路,今陕西北路375号),还有使用粤语的广东浸信会堂(新乡路66号)。同样,长老会在窦乐安路(多伦路)设有鸿德堂,中华基督教会则在北四川路1802弄设有富吉堂(粤语)。其他的著名教堂还有北四川路1578号的宣道会守真堂、山东路伦敦会天安堂等。上海教会(地方教会)曾经长期租用哈同路(铜仁路)240弄文德里聚会,租界交还以后,在附近的南阳路123-145号建成可容纳数千人的南阳路145号聚会所。
天主教在公共租界设立的第一座教堂是北区南浔路的虹口耶稣圣心堂,后来又在西区建立了大通路小德肋撒堂(今大田路370号),在东区倍开尔路(惠民路)694号建立了和平之后堂。
犹太人在公共租界建有数座犹太会堂,位于中区的博物院路20号(虎丘路42号)的犹太教阿哈龙会堂现已拆除,改建为文汇报大厦,位于西区西摩路500号的犹太教拉结会堂(ohelrachel)(市教委)和东区华德路(长阳路)62号)的犹太教摩西会堂都保留至今。